在日前于廈門舉行的中國首屆國際地産交易會上,蘇州、秦皇島、廈門等內地14個城市的土地儲備機構向中外投資者集中推出600宗地塊,據交易會主辦方介紹,達成意向投資的中外資金100億人民幣左右,其中境外資本佔到三成。業界普遍認為,這一最新動向表明,與去年下半年至今年初的外資回籠資金部分退出中國內地房地産相比,外資正重整進入中國房地産業。
在投資內地房地産業的一連串外資投資者中,美國柏克萊房地産投資集團執行總裁、美國CCU大學董事會監事長羅伯特 愛道斯坦博士宣佈,將投資20億元人民幣與廈門一家企業攜手開發當地的房地産。
“廈門將成為我們此次首個投資點。選擇廈門的原因就是,廈門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是個沿海重要城市。相比北京或上海這樣的大城市而言,廈門擁有很多的投資機會。”羅伯特 愛道斯坦博士説。在過去40年中,他一直都代表著美國與亞洲各國政府的金融高參、資本運作的高手。
“中國60年的發展已經取得的經濟成就,特別是中國政府去年推出的擴大內需新經濟政策,將會使得中國經濟在較短的未來獲得更平穩的發展。”羅伯特 愛道斯坦表示,在寬鬆貨幣政策的刺激下,中國房地産業反彈復蘇勢頭強勁。而在國際金融危機後,美國已成為投資沙漠,歐洲的情況也差強人意,美國的房地産業復蘇步履遲緩而艱難,美國企業家急切需要找到新的投資平臺。
“而去年下半年至今年初,在中國內地房地産的外資紛紛回籠資金,部分退出中國內地房地産,返回本國‘救火’。”戴德梁行(DTZ)中國行政總裁張國正透露,摩根士丹利、麥格理集團在上海就將三處大宗房地産業轉讓給內地企業。
據戴德梁行(DTZ)研究部提供的內地大宗物業內外資成交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前8個月,外資在寫字樓、酒店式公寓、商品住宅等方面成交佔比顯著下降,而在商鋪方面有較大增加。
“外資部分退出內地房地産,也讓外資開發商錯過了內地房地産的復蘇時間。”澳大利亞澳順地産集團總經理趙豪傑認為,現在,外資重整進入中國內地房地産業跡象明顯,這還與北京、廣東等外資密集的省份為確保地方經濟增長而逐步放開外資投資房地産業有關。
2006年中國建設部等6個部委聯合下發的171號文件對外資進入房地産市場設置各種限制。今年上半年,鋻於內地FDI(外國直接投資)連續幾個月負增長,中國商務部向國務院建議對外商投資中國房地産業鬆綁,具體做法是簡化和放寬外商投資房地産企業的外匯登記手續。如果這項意見得以實施,外商投資房地産將獲得更多便利,但引起了部分業內人士對“鬆綁外資進入房地産業得不償失”的憂慮。
張國正認為,對鬆綁外資進入內地房地産業的過分擔憂是沒有必要的。“5年前,當摩根士丹利、美林集團等外資機構進入中國投資房地産,內地業界對此一片驚呼,稱之為‘狼來了’。5年後的今天,隨著內地本土房地産開發企業和諸如溫州‘炒房團’這樣強勢的個人投資者迅速崛起,與外資在內地高端物業領域形成三分鼎立之勢。”
“今年上半年,觀望和退出使得多數外資開發商錯過了內地房地産的復蘇時間,未來土地庫存不足的問題突出,而內地本土房地産開發企業熟悉政策和環境,實現快速增長,從而為其未來主導房地産機構性投資奠定了堅實基礎。”張國正説。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易憲容卻擔憂,外資進入中國房地産市場所帶來的風險及危害是難以預計的,而試圖通過簡化和放寬有關手續的方式來為外資進入房地産市場鬆綁,進而增加FDI,實在是得不償失。
“從當前中國房地産市場的基本形勢來看,房地産市場的癥結在於,不少地方政府把推高房價作為謀求GDP增長的工具,房地産業所具有的利益分配功能成了一些地方政府攫取財富的工具。”易憲容説,“如果還讓外資參與其中,會令這種利益分配機制更為複雜,絕大多數民眾和國家的利益受到傷害的可能性更大。”
相關鏈結:
責編: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