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指數研究院的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北京、天津、重慶、深圳、武漢等重點城市的住宅成交面積同比增幅接近或超過100%,市場成交量基本恢復到2007年上半年的水平。房地産業對上下游經濟帶動作用巨大,房地産的復蘇是“保增長”的有力保證。
但是,房地産業超常規反彈、房價上漲過快,也會為實體經濟埋下隱患。記者採訪發現,在金融危機尚未結束的背景下,房地産業對實體經濟資金的“吸附”作用仍然十分明顯;此外,房地産業中與實體經濟密切相關的工業、商業地産卻相對“冷寂”。有跡象表明,房地産業這種超常規的反彈有脫離宏觀經濟的可能性,從而給實體經濟帶來不利影響。這一情況值得警惕。
開發商"折騰"? 專家:房地産最先通脹
各路資本紛紛擠入地産業
7月29日,國內最大的建築房地産綜合企業集團中國建築在A股上市,成為IPO重啟以來的首只“超級大盤股”。中國建築在A股市場首發融資超過500億元,堪稱全球建築企業上市的規模之最。
中國建築的上市標誌著房地産企業IPO的時間窗口已經打開。據記者的不完全統計,目前,包括恒大地産、龍湖地産、中信地産、萬達集團、寶龍集團在內的20余家房企正在籌劃A股和H股的上市計劃。另外,已進入A股申報程序正在“排隊”的房企有5家。可以預計,房企將迎來又一波“吸金潮”。
同時,記者還發現,5至7月間,不少一、二産業的上市公司也紛紛轉向房地産業。一些公司雖然尚未變更名稱,但經營範圍和資金流向卻明顯向房地産行業靠攏,這類實業股票已被業內稱為“隱形地産股”。歸納起來,其“轉型”方式主要有三:
一是通過資産購買、注入而進入地産行業,或通過非公開發行購買資産,轉變成土地一級開發商。典型的如國內牛仔布行業惟一一家A股上市公司江蘇黑牡丹(600510)。該公司近日實施定向增發,購買實際控制人持有的常州高新城投公司和常州火炬置業公司股權。這樣,公司在原有紡織業務的基礎上,新增常州市新北區城市綜合功能開發業務。此外,公司還將對在上述開發區內新獲得的1500多畝地塊,以及未來廠房搬遷後的老廠土地進行房地産開發。
二是通過收購資産,併入了房地産業的個股。例如傳統的電纜企業煙臺新潮實業(600777)通過收購房地産和建築安裝企業,已形成了以房地産和電纜為主導産業的經營格局。公司主要土地儲備都在煙臺地區,已擁有可開發土地2000畝左右。一些證券分析師預計,由於公司拿地成本偏低,未來幾年房地産開發將成為該公司業績的主要增長點。
三是以房地産為副業,但目前正在逐步擴大房地産份額。例如以農業為主營業務的順鑫農業(000860),其控股子公司順鑫佳宇在7月1日競拍得到北京市順義區站前街商業金融(西側)項目用地。這是該公司第三次獲得此地段的商業用地。再如,以水利建築施工為主業的安徽水利(600502)目前在安徽省6個城市儲備土地超過2000畝,目前已成為安徽省內最大的本土地産商之一。
嘉華(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在上海閘北區內的大型樓盤“慧芝湖花園”位列上半年上海樓市銷售額第三位,至今近千套可售房源已告售罄。據樓盤銷售負責人介紹,4、5月份時,投資者的購房數量已佔當時銷量的50%至70%。
上海一位有著10多年房地産開發經歷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與以往情況不同,今年的投資客中有不少是做實業的企業家,他們在江、浙、滬等地的企業出口受阻、業績不景氣,於是選擇把錢投入房市。一些企業家覺得,在目前形勢下,投資房地産比做製造業“來錢更快”。
相關鏈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