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4日于廣州舉辦的“經濟危機下的解脫之道”理財論壇上,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預計,6月份新增信貸規模或大幅增至1.3萬億元,且目前通脹預期強烈,預計今年11月CPI轉負為正,屆時貨幣政策調整的可能性最大。
哈繼銘認為,目前國內流動性充裕,貸款增長仍十分強勁。上半年新增貸款原以為每個月都會逐步下降,但卻呈跳躍、參差不齊的狀態,很大因素與中央財政撥款有關。“預計6月份貸款增速可能在1.2萬億元至1.3萬億元的水平。”哈繼銘説。
他稱,目前的貨幣政策非常寬鬆,M2與GDP之差近22%,創歷史新高,所以對今年的宏觀經濟比較樂觀。“今年‘保八’問題不大,接下來還有三個季度的數據要公佈,我相信會越來越快,第一季度GDP增長是6.1%,二季度可能達到7.4%,三季度會超過8%,四季度接近9%。”
哈繼銘建議,要密切關注中國的一些重要指標。首先,CPI何時轉正——他估計6月份也是負數,並判斷是11月份CPI變成正增長;其次,GDP何時8%。他説:“三季度就能增速超過8%,所以貨幣政策在11月末、12月初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時候出現調整的可能性最大。”
不過,哈繼銘認為,貨幣政策的調整不會是短期180度的轉彎,更有可能是採取窗口指導、增加央票發行等方式,最後才會是提高利率。
在3月份提出人民幣國際化概念之後,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試點于7月1日正式啟動。哈繼銘認為,人民幣國際化在微觀層面上會産生兩個投資者關注的意義。首先,可以為本國金融機構帶來新的業務收入,比如説金融機構可以接受境外人民幣存款、貿易結算、發行人民幣債券等;其次,為本國建設國際金融中心起到推動作用。通常一個國家的貨幣國際化進程往往是伴隨著一個新的金融中心的誕生,如美國、日本的紐約與東京。
相關鏈結:
責編:王玉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