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頻道 > 國際財經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全球智庫大猜想:誰將成為未來的國際儲備貨幣?

 

CCTV.com  2009年07月05日 08:53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七月二日晚,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舉辦的全球智庫峰會在北京中國大飯店開幕,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前歐盟委員會主席、意大利前總理普羅迪,安哥拉石油部長、石油輸出國組織輪值主席德瓦斯康塞洛斯,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孟加拉鄉村銀行創始人、2006年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尤努斯,美國布魯金斯學會主席桑頓等出席。 中新社發 武仲林 攝

  中新社北京七月四日電 題:全球智庫大猜想:誰將成為未來的國際儲備貨幣?

  中新社記者 俞嵐

  國際儲備貨幣多元化在此間舉行的全球智庫峰會上成為眾多與會者的共識。儘管在如何多元化和何時多元化上,各國智庫們仍有些分歧。

  在今天舉行的“金融安全”分論壇上,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蒙代爾再次強調,單一國際儲備貨幣是不可能實現國際金融體系穩定的。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鄭新立認為,國際金融體系建立在一種主權貨幣作為主要儲備貨幣的基礎上,而這種貨幣的發行、運行又不受監管,必然帶來問題。“這個問題如果不解決,還會有下一次金融危機。”

  他的觀點是,單一美元不行,美元和歐元兩種貨幣也不行,只有三足鼎立的國際貨幣體系才是穩定的。

  美元作為全球唯一的儲備貨幣存在,在聯合國秘書長特別顧問薩克斯看來,則是既“不能夠”,“也不應該”。他説,美國已經不再是全球最堅不可摧的經濟體,金融危機之後,美元將會不斷走弱。

  智庫們比較一致的看法是,國際儲備貨幣多元化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方向,而人民幣在未來的國際貨幣體系中也將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

  不過,要改變現狀並非是朝夕之間的事。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所長李揚表示,儲備貨幣和國際金融體系都將經歷一個漫長的演變過程。

  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戴相龍預測,經過十多年或更長時間的努力,未來可能會形成一個以美元、歐元、人民幣及其他貨幣為主的國際貨幣體系。

  薩克斯則認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SDR(特別提款權)或是一種可能的選擇。但他同時指出,SDR應該重構,目前的SDR主要由美元、歐元和日元組成,以後應該加入更多幣種,包括一攬子的多種貨幣,“人民幣將是特別重要的。”

  對於中國財經官員今年以來多次提出的要創設一種超主權儲備貨幣以替代美元,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陳雨露今天表示,從理念到現實還需要很長的時間。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劉遵義説,人民幣要成為國際儲備貨幣,首先要成為完全可自由兌換的貨幣。陳雨露認為,這一過程(人民幣國際化)至少需要三十年。

  劉遵義還建議中國應當考慮人民幣國際化的不利因素。他表示,一旦成為儲備貨幣,只能通過巨大的貿易逆差把錢付給別國,擁有大量貿易順差的中國要對國際化的這個“成本”有所考量。此外,如果成為很多國家持有的儲備貨幣,由於其他國家的信心變化,可能造成匯率不穩定,進而會引起一國的經濟危機。

  相關鏈結:

責編:程振宏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