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海證券報報道,“定量寬鬆”的貨幣政策在西方各國“大行其道”,從直升機上撒下的鈔票何時促成通貨膨脹是當前市場關心的焦點。筆者認為,受投資信心、消費預期的影響,美國貨幣流通速度還比較低,居民儲蓄率提高,金融市場尚有很大的吸納容量,這都使通脹尚遠。未來一段時間,在全球保增長、促就業的系列政策刺激下,資本市場的發展有較寬鬆的環境,二級市場還有較大的上升空間。
宏觀經濟沒有明顯復蘇
在這場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中,主要經濟體經濟出現了較大的跌幅,儘管近期的一些數據顯示經濟快速下滑的勢頭已得到控制,但大多數國家經濟還處於收縮週期。例如美國,5月反映經濟景氣的PMI數據仍低於50。
美國的M1、M2的貨幣週轉速度還處於低位,美聯儲通過各種方式投放了基礎貨幣,但其放大效應有限。目前相當多的資金進入了金融市場,推高部分資産價格。金融市場是一個巨大的蓄水池,目前這個蓄水池還在“蓄水”,還沒有到向外凈溢出的時候。要使經濟活動步入正軌,生産、交易環節還需要大量的資金,這是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不會輕易發生通貨膨脹的主要原因。
居民消費趨於謹慎
全球各國的失業率已創出新高,美國的失業率達到9.4%,經濟學家普遍預計年底會超過10%。失業率高企直接提高了居民儲蓄率,在過去十幾年中,美國居民儲蓄率維持在2%—3%的水平,當前已攀升到6%。金融危機不僅改變了居民消費習慣,還將改變亞洲生産、美國消費的全球經濟發展模式。
即便實行了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利率趨於零,但由於居民消費意願不強,經濟仍可能繼續低迷。如果失業率繼續攀升,居民對未來收入預期差,儲蓄率提高,貨幣供應量不可能促使通貨膨脹的發生。
金融市場剛剛恢複元氣
近期國際投行表示儘快償還政府的注資,進行“去國有化”,摩根大通、高盛集團和摩根士丹利等10家大型銀行已獲得美國財政部批准,回購去年秋季政府通過資本收購計劃獲得的優先股。此前這些金融機構獲得政府注資主要就是為了緩解銀行的資金緊張,緩解投資者的恐慌情緒。當前這些投行償還政府注資,表明這些金融機構初步恢復了元氣。
股票市場已連續上漲,美國主要股指已接近2008年年底的水平,但離高峰時還有近40%的差距。當前全球股票市值38萬億美元,高峰時曾達到63萬億美元。市場規模更大的金融衍生産品也大大縮水,2008年年底金融衍生品的市場規模是590萬億美元,預計當前金融衍生品規模不足500萬億美元。此外,美國房地産價格剛剛開始止跌,金融市場、資産市場還有很大的容量來吸納社會資金。和前幾年相比,來自於金融資産投資的財富效應目前還微乎其微。
目前仍是投資的好時機
未來籠罩全球金融市場的陰雲主要來自於美國次優貸款違約、信用卡違約率的提高可能導致的損失,這兩個違約率的提高和美國失業率的提高有很大的關係。危機讓各國政府意識到宏觀政策首先要保增長、促就業,面對疲軟的經濟數據,高企的失業率,這一波全球經濟刺激計劃將矯枉過正,不會輕易收手。解決近兩位數的失業率是奧巴馬政府的難題,需要有一個較長的時間。
在全球金融政策不統一、美元發行不受監管的背景下,各國政府寧可在經濟出現過熱、通貨膨脹時才採取緊縮政策,這個過程還需要很長的時間。貨幣供應和通貨膨脹並不是簡單的線性關係,市場擔心通脹出現,但通脹尚遠。在這段時間中,各國政府將繼續堅持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這有利於資本市場的發展。
A股市場也有不錯的表現,上證指數年初至今漲幅接近60%,當前上證指數市盈率達到28倍,高於其他市場指數估值水平。在這個點位上,有人認為估值較高,已經出現了泡沫。如何估值始終是個複雜的技術活,市盈率20、30倍合理,還是40倍合適,不容易説清楚。經驗表明,如果在資金的推動下,40倍市盈率不算高;而在缺少資金的市場上,20倍市盈率不算低。當前的市場估值並不算高,泡沫成分不大。
相關鏈結:
責編:王玉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