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規增加添加劑種類增稠調香掩蓋奶質包裝上産地標識不明
經過一個多月的檢查、清理、整頓,因奶製品中的三聚氰胺引發的乳業風波漸漸平息,但是乳品行業內部的自我檢討和反思,還沒有結束。
日前,多年從事食品、乳品行業的行家───遼寧省瀋陽乳業有限責任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徐廣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乳業值得檢討的問題還有很多。
三大問題不容忽視
徐廣義告訴記者,在這些值得業內檢討的問題中,保質期就是其中一個。他説,現在很多牛奶的保質期有的長達8個月有的甚至更長。但業內人士都知道,鮮奶是各種食品中保質期最短的一類,因此為了延長保質期,一些乳品企業違反國家的添加劑標準,增加牛奶中的防腐劑種類,並且不在包裝中明示。還有的企業對國家規定不能加入的東西,換個名稱進行規避。
徐廣義説,每年在乳品業召開的交易博覽會上,國內數百戶添加劑企業都會慕名前來尋找商機,而乳品企業會以“添加劑屬於商業秘密”為由,拒絕向消費者甚至檢查部門透露加了哪些東西。
另一個問題是增稠調香。徐廣義説,真正的牛奶是清淡的鮮香,而如今越來越多乳企在走粘稠、濃香的路線。一些乳企收來品質不高的鮮奶後採取增稠調香手段,結果産品反而比優質奶的味道更好,更受消費者歡迎。可以説,這幾年國內很大一部分消費者已經不知道真正的牛奶是什麼味道了,以為牛奶就是這麼稠、這麼香,正常的鮮奶味道反而被誤解。
再就是産地標識不明。徐廣義説,一些企業在全國不少地方建廠,但在包裝上只統一打出總公司一個産地,讓消費者感覺産品是正宗嫡系,然後加印一個特殊編號來區分産地,供企業內部掌握。一般情況下,消費者無法辨認手中的産品是總廠生産的、還是分廠生産的,什麼批次也不清晰,給産品召回和政府監管帶來很大麻煩。
出現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何在?徐廣義認為,監管制度不健全只是其中之一。更重要的是,近些年我國乳業發展模式存在問題,大多數乳企沒有自己的養牛場,規模巨大的原奶只能從散戶那裏收購。徐廣義説,我們的牛奶年産量已經超過3000萬噸的規模,但許多企業沒有自己的牧場和奶牛。一些乳企在快速擴張時遵循“先有市場,後有工廠”的原則,跨省長途運輸、銷售牛奶,佔領異地市場。正因為如此,乳業使用防腐劑、添加劑等情況突出。
徐廣義説,乳企在原料緊缺的情況下,企業對質量只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建議政府“打”“扶”結合
徐廣義告訴記者,作為乳品行業的一員,徐廣義從這次國家對奶製品三聚氰胺事件的果斷處置中,看到了政府的公信力,看到了乳業的希望。但他認為乳業要走上良性發展的軌道,還需要政府出臺更多“打”“扶”結合的規範措施,完善監管制度,打擊不法,同時,扶持企業,加強奶源建設。
他認為,乳業要想健康發展,就得抓好源頭建設,企業必須有穩固的奶源渠道。乳企的奶源最好自産,即使不能自産,也不應該繼續採用一家一戶的單養模式,必鬚髮展大規模飼養。當然,奶牛的大規模集中飼養還存在很多困難,因為投資大,見效慢,沒有長遠打算,誰也不會靜下心來做。另外集中飼養對技術和管理要求也非常高,現在國內的養牛人才少而又少,急需企業和專業學校聯合培養。
徐廣義説,還有個重要環節是完善質量監管。建議國家出臺一部牛奶質量安全監管方面的法規,相關制度設計再進一步細化,在實施過程中還要針對新出現的問題加以修改補充。比如牛奶中的各種添加劑問題,不允許加的須嚴格監管,允許加的也要讓乳企在包裝中標出來,保證消費者的知情權,不能讓企業以“商業機密”為由隨意暗箱操作。
| |
責編:金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