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賞析 >

中國的陶瓷藝術與西方的版畫藝術

發佈時間:2013年03月14日 17:26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都市快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鄧白《荔枝知了圖》 瓷 釉下青花 16.5cm16.5cm24.5cm 創作時間:20世紀60年代

       中國陶瓷繪畫史以清末程門父子為界限,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一是程門父子以前,陶瓷藝人在創作上的群體意識階段。二是程門父子之後,陶瓷藝人個人意識覺醒的時期。
  
       程門父子之前,中國古代陶瓷繪畫藝人的個性沉沒在群體的創作意識之中。他們如一台大戲的演員,一旦進入角色就必須中止自我,將自己融入劇情之中。中國古代陶瓷藝人個人性格的“沉沒”並沒有抑制自己的創造力,正如劇情不會限制演員的發揮,格律詩不會拘囿詩人的想象一樣,中國古代陶瓷繪畫藝人在這樣的背景中,創造出古代陶瓷繪畫史中最經典的作品。
  
       程門父子之後,陶瓷繪畫藝人的個人意識逐漸甦醒,他們轉而尋求陶瓷繪畫的個人藝術和商業價值。程門父子、金品卿、汪藩、王鳳池、汪曉棠等人借助文人畫的筆墨形式創作陶瓷繪畫作品,風格各異,一時蔚然成風。程門之後,文人瓷畫在珠山八友的推動下,達到了高峰。
  
       對於中國學院陶瓷繪畫來説,清末程門父子淺絳一派的文人瓷畫具有特殊的意義。程門父子擬黃公望畫意于瓷器繪畫並題跋落款,其意義不僅是中國陶瓷繪畫藝人個人意識及其價值的覺醒(程門之前,中國陶瓷作品中雖也偶見題跋和落款,如部分官窯瓷器和德化瓷塑等,但都沒有産生足夠的後繼影響力量),而是開創了中國陶瓷繪畫個人表現的新時代,這也是中國陶瓷史甚至世界陶瓷史個人意識覺醒最早的時期。正是在這個層面上,學院陶瓷繪畫和中國傳統陶瓷繪畫産生了精神上的聯絡,他們繼程門父子、珠山八友之後,成為新時期的第三代陶瓷藝術家。從學脈上來説,三代陶瓷藝術家的學緣關係逐代豐富,他們都因為跨界與綜合成為各個時期陶瓷繪畫的代表性團體。如果説程門父子、珠山八友的作品是傳統陶瓷繪畫與文人畫聯姻的産物,那麼學院派陶瓷繪畫則是國際當代藝術、中國傳統藝術和當代陶瓷新科技三重血脈滋養的新生兒。
  
       學院陶瓷繪畫的特色,表現在藝術家多元化的個性表現和獨具特色的技巧語言上。與程門父子、珠山八友相比,學院陶瓷繪畫視野更加廣闊,他不僅受到傳統文人畫的影響,而且受到國際當代藝術的洗禮。他們的作品主要成型于本土文化與西方文化交融與矛盾衝突的時期。一種試圖重構的努力,使學院陶瓷繪畫作品在形式上表現出一種特有的張力。這種重構的張力,使學院派陶瓷繪畫超越了一般意義上的陶瓷繪畫之美,具有了陶瓷美術史的價值和魅力。學院陶瓷繪畫的題材與傳統陶瓷繪畫相比也明顯不同。傳統陶瓷繪畫“圖必有意,意必吉祥”,學院陶瓷繪畫則不僅局限於此,他更多地致力於當代社會人類心靈和生存方式的表現和追問。特別是在中西方經濟文化激烈碰撞、競爭和互融的當下,中國本土文化的新時代演繹和發展,成為學院陶瓷繪畫關注的主題。

打印】【複製鏈結】【轉發郵件【一鍵分享 i貼吧 新浪微博 責任編輯: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