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賞析 >

揭《清明上河圖》歷史密碼:繁榮背後隱藏暗線

發佈時間:2013年03月06日 11:06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光明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宋本”《清明上河圖》中,城墻上下沒有一個守衛,土墻上面也沒有任何城防工事,射箭的城垛也沒有,甚至連虛設的城防都沒有,整個汴京正沉浸在濃厚的商貿氣氛中,完全是一座不設防的都城。這些細節真實地反映了宋徽宗朝初期已日漸衰敗的軍事實力和日趨淡漠的防範意識。

     “明本”和“清院本”《清明上河圖》在時間上淡化了清明節這個感傷的日子,甚至在卷首就出現了嫁娶的喜慶之事……日前,故宮博物院研究室主任余輝為讀者解開了《清明上河圖》的歷史密碼。

     “清明上河”是種繪畫題材

     存世數百個版本,三本最精

     自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卷問世之後,特別是明清以來,畫界代代不乏追隨者。以“清明上河”為題材的長卷,留存至今的宋元明清本可達數百本之多,分藏于公私之家,遍佈在世界各地,東亞、歐美都有各種版本的《清明上河圖》卷。僅故宮博物院就收藏有7個版本。

     毋庸置疑,現藏于故宮博物院的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是所有版本中最好的。余輝介紹,作為翰林圖畫院的畫家,張擇端奉宋徽宗命繪製該圖,堪稱是古代表現社會生活最為豐富和廣闊、意蘊最為深厚、感染力最強的風俗畫長卷,“是中國古代藝術史上最為濃重的一筆。”余輝説。

     明清時代,最具代表性的“清明上河”版本有兩個,相對於張擇端的“宋本”,它們被稱為“明本”和“清本”,均是清宮舊藏。

     “明本”即俗稱的“仇英本”。仇英是明代著名畫家,“吳門四家”之一。他根據“清明上河”這一題材,參照“宋本”的構圖結構,以明代蘇州城為背景,採用青綠重設色方式,重新創作了一幅全新畫卷,風格與宋本迥異。余輝認為,這個版本代表了明代蘇州片繪畫藝術的較高水平。它將“清明上河”題材的構圖形式基本上固定下來,這對後世具有一定的範本作用。

     “清本”又稱“清院本”,現藏于台北故宮博物院。此畫是乾隆登基之初,由清代宮廷畫家陳枚、孫祜、金昆、戴洪、程志道五人合作而成。由於五位畫家均來自蘇州,故此畫也是以蘇州生活為藍本,加入了一些北京的內容,比如禁軍騎射操練場景。因此,此畫可看作是宋、明、清三本中地點虛構最厲害的。余輝説,從繪畫技法的角度,由於“清本”受西洋畫風的影響,街道房舍,均以透視原理作畫,立體感很強,人物的身體比例更加適度,比“宋本”和“明本”都顯得更為工整、精緻。

     “宋本”畫中隱藏著對現實社會中一些隱患的憂慮:其將船與橋的矛盾和橋上文武官員的矛盾交織為全卷的視覺中心,通過表現船橋險情等諸多場景,深刻揭示出當時的社會痼疾。“明清本”,更多地表現其樂融融的官民生活和繁華的商貿活動。

打印】【複製鏈結】【轉發郵件【一鍵分享 i貼吧 新浪微博 責任編輯: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