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民間美術 >

虎頭靴背後的故事:高陵扎花亟待培養傳承藝人

發佈時間:2012年10月17日 13:58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西安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70歲的民間流派傳承人許芳賢,戴著老花鏡在扎虎頭靴子。

       無論是精緻的虎頭靴,還是繡著“五毒”的小裹肚,都包含著長輩對新生兒的祝福和疼愛。如今在陜西高陵地界,嫁閨女的嫁粧和第一次看外孫的見面禮中,高陵扎花都是必不可少的東西,這樣的講究已經代代相傳了上千年。

       8月底的午後,高陵縣榆楚鄉商家村70歲的老人許芳賢戴著老花鏡坐在窗前,認真地扎一雙小孩兒穿的虎頭靴子。

       純手工扎花留住的是歷史印記 

       許芳賢做的花活兒正是高陵扎花中最主要的一類,高陵人説他們的扎花是一種刺繡和布藝相結合的獨特工藝形式,它的一些品種和技法極為罕見,最早可溯源到西漢。

       除了虎頭鞋,十二生肖鞋、孔雀鞋,還有各式各樣用布料做成的刺繡挂件和枕頂、鞋墊都是展示高陵扎花的載體。在高陵縣文化館的扎花展廳裏,有兩個特殊的玻璃櫃子,裏面放了幾百雙扎花童鞋,僅虎頭鞋就有幾十種不同的樣式。幾百雙鞋上扎著各種題材的花樣,但都蘊含著家人對孩子的祝福。除了這兩個櫃子,墻上還裝裱著一些扎花繡片,有一部分還是文物級的繡片。吳瑛很喜歡這些老繡片,她説:“這些手工繡片上的紋樣不僅記錄著高陵扎花的歷史,也留下了高陵人祖輩生産生活的印記。”

       在這個展廳裏,隨意拿起一件扎花作品,吳瑛都能講出一個關於扎花的故事。高陵扎花分佈于全縣88個行政自然村。經過漫長歲月洗禮,這裡的扎花圖樣形成了凡圖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特點,圖樣內容均是祈壽、祈祿、祈財、納吉和倫理教化,其中親情、友情、愛情的情感元素也是不可或缺的紐帶。

       高陵扎花工藝精美,構圖在粗獷豪邁中又透著委婉細膩的特點,隨著歷史的更迭,這裡的扎花形成了具有典型關中特色的民間流派和宮廷流派兩大派別。

       宮廷傳承人:祖輩是清宮繡娘領班

       “我從十來歲開始跟母親學刺繡,母親是向她姑姑學來的。我母親的姑姑原是清宮裏的繡娘領班,是給皇子皇孫和後宮娘娘做繡品的,給慈禧太后也做過帽子。”宮廷傳承人劉淑賢繼承的是正統宮廷繡法。

       現在西安看孫子的劉淑賢插空還做一些扎花作品,她的作品和獲獎證書擺了一床。據劉淑賢介紹,姑奶奶當年是因為八國聯軍入侵北京,跟著慈禧逃難來到陜西,慈禧念其年邁,讓她回老家頤養天年,老人後來定居在高陵。由於沒有子女,就把所有手藝都教給了自己的侄女,也就是劉淑賢的母親。

       “我母親繡的好,高陵縣長小時候都穿過我母親做的虎頭鞋。她扎花水平出眾,只要縣裏有結婚、生小孩的都讓我母親扎幾件東西。”劉淑賢自從跟母親學習扎花以來,就特別喜歡做花活兒。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劉淑賢就帶著自己的作品去臨潼售賣,當時買的最多的是外國人。“他們特別喜歡這個,有的人一下就買好幾件。”劉淑賢説。

       劉淑賢拿出一隻牛頭鞋,指著鞋面上一條大概20厘米長的線説:“你看著這就是一條黑邊,但這得用鎖繡的技巧,一點一點密密地套著繡,僅這條線就要繡兩三個小時。”這雙鞋除了鞋面上有牛頭圖案,後跟,甚至鞋底子上都有複雜的花樣。既然是宮廷派,用料、用工都不計成本。由於工藝繁複、圖樣講究、手法複雜,即使像劉淑賢這樣扎了一輩子的宮廷派傳人,扎一雙小孩穿的生肖鞋也得大半個月,而一整套十二雙全部都做最少要一年。

       “雖然扎花費眼睛,但我堅持所有的東西都是手工做,一針都不能亂。”為了保持傳統的扎花手藝,劉淑賢掌握了包括單鎖、雙鎖、套針繡、平繡等十幾種針法,對於各種圖樣也是爛熟於心。僅僅是肚兜上一朵硬幣大小的蓮花,就要變換四五種針法。

       劉淑賢做的虎頭鞋很有名,她會細心提醒每個要買虎頭鞋的人:“孩子生下來的第一雙鞋最有講究,男孩子要穿紅色的虎頭鞋,寓意此後的人生都紅紅火火,女娃娃第一雙鞋應該是黑色的虎頭鞋,這樣以後這女孩子會端莊賢淑。”

打印】【複製鏈結】【轉發郵件【一鍵分享 i貼吧 新浪微博 責任編輯: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