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民間美術 >

民間曲藝 天津時調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13日 17:11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北方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一、簡介

       天津時調,中國天津曲種。是天津曲藝中最有代表性的曲種之一,它用天津地方語的字音演唱,內容通俗易懂,腔調高亢爽朗,具有濃郁的天津鄉土氣息。其表演形式為一人或二人執節子板站唱,另有人操大三弦和四胡等伴奏。除少數曲目二人對唱外,多為一人獨唱,伴奏樂器為大三弦、四胡、節子板。唱腔有靠山調、老鴛鴦調、喇哈調、落尺時調等。句式以7字句為主,有長短句相間;板式有慢板、中板、二六板和垛子板等。初為船夫、搬運工人、人力車夫等人的業餘演唱,其曲調非常豐富,包含許多天津地方民歌小調和外地流入天津的曲調。

       二、歷史溯源

       舊時,時調被認為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俚曲,僅流傳在民間的街頭里巷。每當端午節前後開始,直到重陽。

       清末民初,時調已在天津四個地區盛行,並出了不少擅長時調的民間藝人。

       這四個地區是:俗稱“北溜兒”的宜興埠和丁字沽一帶;河東的沈莊子和郭莊子一帶;西頭的西城根和西北角一帶;城裏一帶。其中以城裏最為興盛,持久不衰。最有代表性的藝人有城裏的楊開泰、宜興埠的馬鳳儀、河東的溫先生等,此外還有河西三義莊賣蒸餅的“蒸餅王”等都曾名噪一時。以上藝人多是從事搬運及手工業的工人和車夫、轎夫、瓦木油漆工匠以及绱鞋、剃頭行業的勞動人民,被稱為時調的“票友”。

       每年農曆七月十三日的羅祖誕辰和七月十五日的盂蘭盆會,都是時調票友們大顯身手的時機。羅祖是理髮行業的祖師爺,為了慶祝羅祖誕辰,理髮師們都要放假半天,吃撈麵,還要邀請票友們演唱時調。這一天,全城大小的剃頭房和剃頭棚,到處都可以聽到時調的演唱聲。農曆七月十五,津俗謂之“鬼節”,是日要舉行盂蘭盆會。晚上放河燈的同時,還有由時調票友們輪番登場演唱時調,成為群眾演唱時調的盛會。

       20世紀初,隨著曲藝在茶園、茶樓演出的興盛,逐漸出現了一些專業或半專業的時調女藝人。如趙寶翠(又名大寶翠)、高五姑和外號“棒子面”的秦翠紅等。其中高五姑,出身娼妓,贖身後以演唱為業。她演唱的時調,20年代就已譽滿津門,許多新老茶園都爭相聘請她去演唱。她根據自身嗓音條件,創出一種“疙瘩腔”,優美動聽。拿手的段子是《七月七》、《秦樓悲秋》等,經常在電臺廣播,並錄製了唱片。秦翠紅的嗓音寬厚、氣力充沛,拿手段子是《撒大潑》。傳統曲目反映了天津人民的生活風貌,如《放風箏》、《光棍哭妻》、《秦樓悲秋》等。

       在20世紀50年代前,享譽盛名的時調女演員還有姜二順和趙小福。常在茶園演出的女演員還有王銀寶、杜順喜、劉翠英、張少卿、尹鳳蘭、周翠蘭、趙雙喜、王毓寶、魏毓環、二毓寶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天津時調作了革新,豐富了唱腔旋律,增添了笙、揚琴等伴奏樂器,創作改編了《摔西瓜》、《紅岩頌》等新曲目。天津廣播曲藝團邀請曲藝工作者對時調的歷史淵源和藝術特色進行了研討,並正式定命為“天津時調”。在時調改革和演唱過程中,著名曲藝表演藝術家王毓寶作出了重要貢獻。她對傳統唱詞、唱段及唱腔進行了凈化、篩選,清除了糟粕,凈化了舞臺;搬走了過去舞臺上千篇一律又妨礙演員表演的長方桌;在樂器伴奏上,除原有三弦、四胡外,又增加了揚琴和笙等吹打樂,使曲調顯得既歡快,又和諧,烘托了氣氛;改變了伴奏方法。過去演員出場,走到臺口的桌子後面,三弦才開始起奏。改革後的樂隊,隨著演員的出場,即開始伴奏。當演員走到臺口時,前奏已達到尾聲。製造了一種較好的舞臺音樂氣氛;此外,還根據演唱內容的分段、間隙,增加了間奏。以上一系列的改革,一直沿用至今。
 

打印】【複製鏈結】【轉發郵件【一鍵分享 i貼吧 新浪微博 責任編輯:鄧莫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