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賞析 >

嶺南古琴步出“深閨”知音漸多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9日 16:01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深圳特區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嶺南古琴當代大師、第八代傳人謝導秀,三十年來致力於嶺南派古琴藝術的研究和教學工作,重新記錄整理和打譜《古岡遺譜》琴曲,在家設壇傳授嶺南琴學,至今教導超過千位弟子,為嶺南古琴的傳承做出了巨大貢獻。初次與謝老會面,他給記者留下的印象一如想象,話語並不多,只是在他即席彈奏一曲古琴時,從古音中傳出的演奏者的力量,讓聽者深刻感受了他欲通過琴弦表達的話語。

       嶺南琴派第八代傳人

       謝導秀從小就跟音樂頗有緣分,但在20歲考上廣州音樂專科學校之前(星海音樂學院前身),他從未想象過古琴在自己今後的人生中會扮演什麼角色。“我是考二胡考進學校的,當然一心想讀二胡專業,後來卻被分進古琴專業。”

       入學後,謝導秀師從嶺南古琴大師楊新倫,楊新倫每週給謝導秀上兩節課,其餘時間都靠自己琢磨琴技。僅僅半年的時間,古琴優雅質樸的美讓謝導秀漸漸入迷,他對古琴的興趣豐實起來,練琴練得手指都磨出了血。1963年,謝導秀作為學校那一年古琴專業唯一的學生畢業,而當時在廣州有幾個與他同時學習古琴的人全都中途放棄,沒有人像他這樣堅持下來。楊新倫艱難地將嶺南古琴傳至謝導秀手上,幾乎可以説是一脈單傳,成為了嶺南古琴第八代傳人。

       畢業後,謝導秀被分配到中學,成為一名音樂老師。但古琴演奏藝術的環境卻愈見困窘,因為文革,沒有人敢彈琴,廣東有許多古琴都被當成柴火燒燬,謝導秀不得已遠離古琴,嶺南琴派當時幾乎面臨“消亡”。直到文革後期,情況才有了好轉。“當時,中央歌舞團的著名古琴家李祥霆到楊新倫老師家做客,彈起了古琴。我們一些學生看到北京來的人都可以彈琴了,心想自己應該也可以彈了。”後來,在楊新倫老師的帶領下,謝導秀買下了他的第一把古琴,花光了他四十元的積蓄。“那時我們很興奮,我把沒學過的曲子學起來,學過的再重新學,就這樣‘撿’起了荒廢十多年的琴藝。”

       1980年,楊新倫在廣州創立了廣東古琴研究會,由謝導秀擔任秘書長。他除了負責研究會幾乎所有的事務工作,還積極組織每月一次的古琴雅集,讓愛琴人得以交流琴藝,直到現在也仍未間斷。1990年,楊新倫老師去世之後,謝導秀擔起了會長的重責,經歷了研究會最困難幾乎要解散的時期。他積極對外尋求支持,想盡辦法挽救,1999年,海珠博物館成立,區文聯等在博物館為研究會提供免費的活動場地,直到2000年研究會重新恢復正常運作。

打印】【複製鏈結】【轉發郵件【一鍵分享 i貼吧 新浪微博 責任編輯:鄧莫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