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賞析 >

原始青瓷特點有哪些?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5日 15:29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商原始青瓷甕

西漢原始瓷青釉鳥紋雙耳大罐

       瓷器的興起和繁榮在中國古代陶瓷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歷史地位。

       原始青瓷是在生産印紋硬陶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屬於瓷器初創階段的産品。它以瓷石為原料制胎,通過盤條、慢輪拉坯等方法成型,經過1100℃左右的高溫燒成。與東漢時期出現的成熟青瓷製品相比,原始青瓷的燒成溫度偏低,胎體的燒結尚不夠緻密,吸水率和顯氣孔率都比較高,施釉較薄且易脫落,製作工藝顯得比較原始。最早的原始青瓷大約在商代開始出現,主要流行于西周晚期至東漢時期。考古資料表明,原始青瓷在我國黃河、長江中下游的廣大地區都有發現,其中陜西、山西、河南、山東、安徽、江蘇、浙江等地出土較多,而考古發現最早生産原始青瓷和生産窯址最為集中的則是浙江地區。

       商代

       原始青瓷使用瓷石為原料,使用盤條、慢輪、手工捏塑等成型工藝,在器物內部形成較比粗糙的輪制修坯痕跡,胎色呈青灰和黑灰等色,施釉較薄,裝飾以素面為主,間有少量菱形的雲雷紋、斜角相交的席紋、方格紋、拍印紋等明顯保留了從印紋硬陶脫胎出來的痕跡。

       西周時期

       原始青瓷的數量增加,顯示了其新生事物的強大生命力,胎釉特徵變化明顯,釉面玻化程度顯現,但釉層還比較薄。除了豆、盂、缽、罐、甕等常見造型之外,開始出現尊、簋等倣青銅禮器的造型。紋飾上打破了較早以前的素面,開始出現簡單的刻劃和貼塑等紋飾。這一時期器物的主要裝飾特徵是普遍裝飾有幾道粗疏的弦紋,之間有篦劃紋,有的貼幾個小泥餅,此外還見有折線紋、席紋、方格紋和拍印紋等。

       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

       這個時期,原始青瓷的數量急劇增加,在保留以前紋飾的前提下出現了大量的S形貼塑紋,代替了小泥餅的紋樣,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其他還有篦點紋底內有粗松盤旋的痕跡,大件器物的外底刻劃有符號。施釉多不到底,釉面薄厚不均,有釉面凝結的現象。

       春秋中晚期至戰國

       此時的加工水平提高,生産開始使用快輪成型,胎體薄厚均勻,器物內部可以看到細密的螺旋紋,即快輪拉坯成型的痕跡。倣青銅禮樂器製品的數量增多。盅、碗杯、盂、盞、盤等以素面為主。大型禮器、樂器出現了C形紋、蟠螭紋、夔紋、饕餮紋,鋪首啣環等為東漢以及兩晉時期的這種裝飾開創了先河。

       秦漢時期

       秦漢時期的原始青瓷,主要分佈在浙江、上海、江蘇、安徽等地。器物釉面多為褐綠色、醬紫色。製品造型以盤、碗、壺、罐、鼎、瓿、盒等為主,同時還生産穀倉、豬舍、羊舍和牛、馬、犬等瓷塑明器。器物肩部除流行裝飾雙耳外,還常裝飾有弦紋、水波紋、鳳鳥紋、動物紋等。西漢中期有半環形耳、S形堆紋、水波紋、狩獵圖、雲氣紋、神獸飛鳥,線條嫻熟流暢,自然生動。

打印】【複製鏈結】【轉發郵件【一鍵分享 i貼吧 新浪微博 責任編輯:鄧莫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