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06日 17:31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新民晚報
瓷器上有龍的出現,大抵已到隋唐,以簡練的堆塑手法表現,極具觀賞價值。
元代首創青花瓷,所繪圖案除魚藻花卉、人物故事,龍紋更是主要題材。元瓷上的龍,龍身較細,頸部尤細,以平行的細線爽利地交叉成網狀的鱗片,也有作單筆半圓形的勾畫,絕大多數是“三爪龍”。
我國青花瓷的巔峰期,是明代的永樂、宣德時期。發展經濟,活躍外交,尤其是才華橫溢的宣宗朱瞻基,注重休養生息,體恤民情,提倡節儉,廣用人才,出現了富庶、安定的社會局面。隨之,以景德鎮為代表的制瓷業也空前繁榮。景德官窯技術力量雄厚,以當地精良的麻倉土,和從今伊朗、敘利亞一帶進口的“蘇麻離青”青料製作了名震海內外的永、宣青花瓷。永、宣青花瓷瓷質緻密、胎骨凝重,釉質肥潤華滋,特別是青料呈色秾麗清淳,幽和悅目,再加上特定時代的制坯手法與嫻熟畫功,可謂無論件品大小,都氣貌堂皇,大美大雅。如今的一些鑽營仿製牟利者,對此他們絕不具備以假混真的能力。寶之所以為寶,是因為它們具有不可替代的內涵,否則世界上將不再有寶。永宣青花瓷是我們民族藝術的瑰寶,人見人愛,難怪許多國外藏家夢寐以求能藏得一件中國明代永宣青花珍瓷。
宣德青花瓷的器形品種,在繼承永樂的基礎上,又有許多創新,其中之一就是雙龍大杯。有稱高足碗的,似不很貼切。因為永、宣二朝另有官窯青花高足碗,器形薄小得多,而且座足的上部,確與常見的敞口碗無異。雙龍大杯的上部與常見的碗區別甚大,而整體上與元明時期的實用高足酒杯相似,雖碩大許多,且係宮廷陳設擺件,不妨仍稱杯。
眾所週知的是,宣德官窯瓷上的龍,比元瓷上畫的龍形體更為健壯,雙目圓睜,披發上揚,多為滾輪形的五爪,爪趾尖利有力,龍身有腹背之分,鱗片的刻畫比元代的複雜。無論是雲龍或是海龍,都矯健雄強,分外威猛。宣德瓶、尊、碗、盤之類青花瓷,大多繪以龍紋,而龍紋畫在大杯上,似覺更具有美感。大杯上豐下斂,杯口與足底不同程度地外撇,使整體在形式法則上既穩定更活動,與龍的動態十分協調呼應,因而倍增藝術感染力。
宣德瓷的年款除極少數的篆書款以外,一般都是深具晉唐法度的楷書款。絕大多數是“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偶有“宣德年制”四字者。有趣的是,在鳳毛麟角的幾件宣德青花雙龍大杯傳世品中,卻多為四字款。(包括故宮博物院藏品),六字款杯目前僅見一件。原因有待研究(拙文附圖之雙龍大杯,右四字款者高17.5厘米,口徑15.8厘米;左六字款者高22.6厘米,口徑18.6厘米)。
宣德青花雙龍大杯,堂堂正正,端莊大氣,儼然像是褒獎精英的大獎盃。2012壬辰龍年,是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個龍年,我們捧起雙龍大杯,祝福所有正直善良,奮發向上的人龍年大吉,龍騰雲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