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17日 17:44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中國文化報
葡萄常第五代傳人常弘 |
大冬天見到水靈靈的葡萄,於今已不覺新鮮,日益發達的生物技術早已讓葡萄四季常在。但是在百年前的清朝,能看到非應季的水果那絕對是一種奢求。可以想象,1894年大雪覆蓋的徹骨嚴冬,在慈禧六十大壽的壽宴上,看到桌上擺著一盤鮮嫩欲滴的葡萄,慈禧該是多麼鳳顏大展。當太監告訴她,這葡萄不能吃,是玻璃做的,老佛爺不僅沒有怪罪進貢“假葡萄”的官員,還賞賜有這一技藝的蒙古人“天義常”的牌匾。為了感恩老佛爺恩典,這位蒙古人改姓常,就叫“常在”,後來此項技藝代代流傳,常家做的葡萄因此也被稱為“葡萄常”,從此在老北京城“葡萄常”的盛名一直流傳。
遲到的傳承人
葡萄常從創始人常在算起,一直傳承了5代。前四代均是口傳心授,一直從事料器葡萄製作。然而到了第五代,雖然常家人丁興旺,卻無人繼承。常家祖傳的手藝從第三代傳人常玉齡1986年去世後就斷了檔,沉寂了10多年,幾乎失傳。
2003年,北京一家媒體發表了題為《“葡萄常”難尋,絨鳥不再》的文章,感嘆“一門曾經盛極一時的民間藝術就此失傳”。常家第五代後人常弘,這時已經年逾不惑,因為企業改制而內退在家,每天買菜做飯,洗衣料理家務。妹妹常燕已經是一名中學教師。姐妹倆看到這篇報道後深受觸動,常弘説:“常家還有後人,‘葡萄常’不能就此失傳。”
雖然常弘年幼時姑奶奶常玉齡一心想讓她繼承家傳,但是那時常弘對此並沒有上心。據常弘回憶,和其他的家族手工技藝不同,葡萄常製作葡萄的每一步工藝並非都由女傳人們親歷親為,嚴格保密的只是幾道工藝,即“上色”“上霜”“攢珠”。這幾步別説是學徒,就是自家的男人和媳婦都要避開。為了培養常弘的興趣,常玉齡經常在常弘面前演示。她説:“當時雖然學習的興趣不大,但是有時看到姑姑的一招一式,我也會做一些嘗試。”長年的耳濡目染使她對恢復家門手藝充滿了信心,但真正實施起來困難重重。
製作葡萄的第一步工序“吹珠”就讓常弘姐妹犯了難。有句老話講“葡萄像不像,還得看吹匠”。常弘清楚地記得,“吹匠指的就是用玻璃料吹葡萄珠的李師傅。”當年,李家吹珠,常家上色,兩家是相輔相成的兩個作坊。可是,當年會做的人要麼已經去世,要麼年紀太大無法做活兒。最後打聽到在河北定興有個人會吹玻璃,以此為基礎,加上常弘的記憶,“葡萄”的型終於吹了出來。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常弘姐妹做的葡萄終於亮相。2004年秋,北京中華世紀壇舉辦的新中國成立55週年民間藝術展上展出了常弘、常燕做的葡萄。失而復得的手藝能否代表“葡萄常”的傳承?常弘説:“那時,我們心裏挺沒底的。”所以,他們專程把做出來的葡萄送去給李淑惠老人看,她是“葡萄常”傳人在世時唯一的外姓徒弟,老人大為震驚:“這倆丫頭怎麼琢磨出來的,從外形到顏色都那麼像老東西!”常弘説:“她不敢相信那架一米見方的盆景葡萄是從沒摸過‘葡萄’的我們做出來的。其實我自己有時都難以相信,畢竟,我是年過40才學做葡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