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26日 14:31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在山東郯城的一家柳編企業的樣品展廳,企業人員在為參觀者展示一柳條編織的麵包籃 |
“這是放麵包的,這是野餐籃,這個是三件套的臥室用……”19日,“金秋齊魯文化行”一行來到山東省郯城縣的一家草柳編公司樣品廳,這些形狀各異、用途廣泛、製作精美的柳條編織品一下讓參觀者眼花繚亂,驚呼原來柳條可以變成如此精美的家居用品。
郯城自明清時就有編杞柳的習俗,現在該縣鄉下十有八九的人會編柳製品。十幾年前,郯城縣開始把這種民間工藝發展成産業,並專門針對海外市場。“我們的産品主要銷往美國、韓國、英國、日本、荷蘭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從事柳製品加工的臨沂美德工藝品公司負責人盧恩珍對記者介紹。
“柳編加工過程比較簡單,一般我們公司會對村民進行帶薪培訓一個月,而後他們自己在家就可以做。公司會在約定的時間上門收購,然後再進行染色、噴漆、上布簾等後續加工。農戶一天平均下來可額外收入幾十元。”盧恩珍説。
據郯城廟山鎮黨委書記侯雷介紹,郯城縣具有自營出口創匯權的柳製品加工企業共有39多家,從事此行業的大小企業過百家。其中廟山鎮有4萬多人口,從事與柳製品加工相關産業的人就有近一萬。
“我們實行的是“公司+基地+農戶”的形式,把農村閒散人員調動起來。也不耽誤他們幹農活,在閒暇時間就可以做。廟山鎮八九成的農戶都做柳製品的計件加工。”侯雷説。
“1998年的廣交會上,我們的産品引起了轟動。只因為意外的把草編進了柳産品中,沒想到卻因獨特的設計和外觀吸引了不少外商。那一年就成交了好幾集裝箱的貨。” 該縣規模最大的草柳編公司之一萬全工藝品公司總經理趙超回憶。
“柳製品的繁盛時期是上個世紀末到前幾年,現在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從業人員減少。”趙超對記者説,“幾年前杞柳的價錢10元一斤,現在價格上漲了兩倍。現在勞動力成本比原來也漲了兩三倍,年輕人都出去打工賺錢,能留在家做這個的越來越少。”
該縣一位政府官員稱,雖然企業逐步提高了計件加工的工資,但畢竟受限于成本漲得太快。年輕人寧可出去打工也不願坐在家裏一天賺這幾十塊,他坦陳人越來越少的確是郯城這個杞柳之鄉柳編業的大問題。
山東郯城縣位於嚕蘇交界處,被譽為“中國銀杏之鄉”、“中國杞柳之鄉”。有世界上面積最大、年代最久、品種最全的古銀杏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