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賞析 >

再度審思雲岡石窟藝術價值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05日 13:27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新民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第十六窟(460-470年)是一尊高達13.5米的立佛,佛像胸前結帶下垂,屬北魏太和年間推行漢化時的服制

從這個角度可以清楚看到,石窟及外部的保護建築都是依山而建的

       山西省大同市向西16公里,有一條武周山麓。就在這東南綿延一公里、北魏時期連接塞內塞外的交通要道之中,菩薩像的衣褶飄飄欲飛,伎樂的短笛琵琶聲脆曼妙,這是大同雲岡的北魏造像。

       世界美術史經典之作

       看窟、看形、看佛、看畫;看藝、看史、看聯、看寺。一切可言不可言的,盡在這大大小小、形狀各異的石窟裏。這裡的佛像或坐或立,或莊嚴肅穆悲憫蒼生,或拈花一笑普度眾生;這裡的石壁或深或淺,有瑞氣千條、蘭指含笑的,亦有衣袂飄飄、抱琴飛揚的,一尊尊,一幅幅,卷著穿越時空的紅黃藍綠,揮灑在這一千米刀刻斧鑿的曼妙長空裏。

       都説雲岡是座石窟佛像藝術的寶庫,聯合國也早早地將其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説:位於山西省大同市的雲岡石窟,有窟龕252個,造像51000余尊,代表了公元5世紀至6世紀時中國傑出的佛教石窟藝術。其中的曇曜五窟,佈局設計嚴謹統一,是中國佛教藝術第一個巔峰時期的經典傑作。

胡風漢韻,交相雜糅,東西文化在這裡發生了絢麗撞擊與交融

       用心勾畫藝術之瑰寶

       就拿曇曜五窟來説吧,洞中佛像大都在13米以上,如此巨大的佛像如何保證其完工後精工傑致、栩栩如生?如此大的石窟是如何鑿成的?整整一座山又是如何被劈削成如此整齊的石崖?高僧曇曜是個激情四溢、才情四溢、巧思泉涌的藝構大師,這已毫無疑問;而那些名不見經傳的工匠呢?雖然他們由北魏從全國各地擄來,他們的身份大多為戰俘,但他們祖祖輩輩因襲傳承下來的石雕技藝卻在這千米長廊上凝固、永恒;身份低微的他們用手中的一刀一錘,用心中的一勾一劃鐫刻出了這屬於全人類的藝術瑰寶

       西域藝風渾厚又淳樸

       無論是“太武滅佛”,還是“文成復法”,都已是過眼煙雲,唯有這座歷經千餘年風雨的石窟,還有窟中的菩薩似笑非笑,靜靜地立在雲岡,看世間滄海桑田,斗轉星移。

       進雲岡石窟,大像窟、佛殿窟、塔廟窟林林總總,三世佛、釋迦、交腳彌勒,石佛造像為最多,佛龕、佛座、勾欄等多飾以蓮紋、麟紋、飛天紋等吉祥紋飾。短短的一千米裏,西域藝風的渾厚淳樸,北魏中期的繁雜華麗及晚期的“清骨秀像”交融碰撞、和諧共生,成為了佛像藝術的第一個巔峰。行走其中,一千五百年前工匠們的敲擊聲,一聲聲,乒乒乓乓,恍在耳邊,敲了多少個晨鐘暮鼓,敲過了多少個春夏秋冬?已不清楚,清楚的是,敲擊聲因為雲岡而亙古不變。

打印】【複製鏈結】【轉發郵件【一鍵分享 i貼吧 新浪微博 責任編輯:鄧莫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