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賞析 >

清代雍正乾隆墨彩瓷鑒定淺談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29日 13:45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清雍正款倣木紋釉墨彩山水人物筆筒

       墨彩專指畫筆而言,黑彩則兼及質地矣。”這是陳瀏先生的《陶雅》對墨彩和黑彩的精闢結論。另據唐英《陶成紀事碑》中所舉倣古採今五十七個品種,有“一新制山水人物花卉翎毛,倣筆墨濃淡之意”的記載,這是一種倣水墨畫作裝飾紋樣的瓷器,後人稱為墨彩,是雍正時創燒的一種釉上彩繪瓷器。它與黑彩不同,器表紋飾仿佛水墨畫。製作時將珠明料在已燒好的白釉瓷上面用筆畫紋飾或題詩,然後放入800度左右的爐中烘烤。墨彩紋飾的色調,一種為濃黑,光澤油潤,並微微泛點紫,再加點淡淡的赭紅使畫面顯得高雅穩重,這類作品多屬上等之作或官窯製品。另一種墨彩紋飾色調泛灰無光澤,同時兼用礬紅點綴畫面,這類作品多屬民窯産品。

       雍正時期的墨彩

       墨彩最早是運用在明代的五彩瓷器上,主要用來勾繪紋飾輪廓線,到清代雍正時期創燒成墨彩瓷畫。雍正墨彩頗負盛名,最常見的造型是筆筒,其次有尊、蓋碗、套杯、盤等。紋飾方面以山水人物為主,畫面猶如中國傳統的水墨畫。上海博物館藏的墨彩山水圖筆筒(圖一),為清代雍正的典型器。器身墨彩畫的是和諧寧靜、舒適安閒的山村景色,此圖構思巧妙,墨彩有濃有淡,景致有近有遠,畫面清新秀潤。類似這樣的墨彩瓷器國內外都有收藏。英國維多利亞─阿爾伯特博物館藏一件以木紋釉為地開光墨彩山水人物筆筒(圖二),器內及外壁上下邊緣施以木紋理的彩釉,外壁中部通繪墨彩繪畫,為一幅張果老騎驢的神話故事圖。其畫面以墨彩為主,綴點天藍、淺粉、淺黃、淡綠等色,非常精美,是件難得的佳作。器底有雍正年制款,屬官窯製品。

       原清宮舊藏中有墨彩與粉彩組合裝飾的長方筆筒,非常精美。筆筒從前後兩面分別繪墨彩山間會友及墨彩人物騎驢進山圖,兩幅墨彩畫重巒疊嶂,樹木成林,人物形象生動,表現出作畫者有很深的繪畫功力,以墨彩為主,藍、白、赭作點綴,畫面清淡優雅。此筆筒無款識,但不失雍正官窯的品味。另有墨彩鄉村景色蓋碗,碗蓋及碗身均繪山間的小村,有山有樹及人物和茅草屋,碗蓋頂及底均用紅彩繪一蝙蝠。這兩件墨彩瓷器,色彩濃淡有序,繪畫技巧水平較高,結合造型與胎釉應是雍正時期官搭民燒的好作品。

       民窯墨彩洗口大尊為雍正典型器,在民間及博物館中均有收藏。如上海文物商店的墨彩人物洗口尊,此尊上下佈滿墨彩人物紋飾,有老者有幼童,是表現福祿壽的人物畫,畫面以黑色為主,人物的面部、手部及衣褶用淡淡的礬紅勾勒及暈染,增加了畫面的立體感。圖中的博古有香爐、花瓶作陪襯。此器從造型、用彩及繪畫均屬雍正時代的藝術風格。沙底無釉,有旋紋,無款識,為典型民窯産品。

打印】【複製鏈結】【轉發郵件【一鍵分享 i貼吧 新浪微博 責任編輯:鄧莫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