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賞析 >

雲線掇只壺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24日 15:30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新民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最近,一件磅薄大氣的“雲線掇只壺”,悄悄地陳列在汲古齋民間茶具博物館的櫥窗內,引得壺藝收藏者與愛好者們爭相觀賞嘖聲一片。

       原來,這件創意獨特合時,壺形渾圓高貴,壺刻精到流暢的“雲線掇只壺”,頗有來頭:它是滬上汲古齋主人楊育新,江南壺藝大師許四海,中國竹刻藝術第一人徐秉方三人聯袂合作的新作。據悉,此“雲線掇只壺”僅制一式三件,分別為合作者三人各自收藏,汲古齋民間茶具博物館櫥窗內展出的“雲線掇只壺”,正是其中的一件。是故,一位北京古玩資深鑒賞家聞訊後,發出感嘆:“不容易,難得!這是一次‘珠聯璧合’的製作。我給起個名字,就叫三絕壺吧” 。遂爾,一個既好記又好聽的“三絕壺”,便成了“雲線掇只壺”在民間流傳的俗稱。

       所謂“雲線掇只壺”,嚴格來講,“雲線”“掇只” 不是該壺的藝術命名,而是制壺的一種特殊的傳統工藝與造型。“雲線”者,孤線也;“掇只”者,是謂紫砂壺造型中特有的一種壺型,其造型像是把許多球狀和半球狀堆積到一起,“掇” ,在漢語裏有連綴堆疊的意思,因此,這種造型的壺被稱為掇只壺。這種造型獨特掇只壺,所以名震四海,是源於清代中期制壺大師邵大亨曾製作的“大亨掇只壺”, 此大亨壺氣派非凡,極為藏家青睞,當時便“一壺千金” 且“一壺難求”。因傳世極少,十分珍稀,而今已是價值連城。頗具傳奇色彩的是:命運多舛的“大亨掇只壺”,幾經輾轉,遂被人稱“江南壺癡”的許四海大師所收藏,現已被珍藏于上海市郊嘉定經濟開發區的“四海壺具博物館”。看來,許大師能製作出如此通體圓潤、大氣磅薄的“雲線掇只壺”, 也許正是得益於壺王氣度蓋世的“大亨掇只壺”。

       壺藝大師許四海,以其高超的壺藝,將壺中極品——“大享掇只壺”,活脫再造,使“三絕壺”儼然成了現世的“大享掇只壺”,真乃一絕 。留青竹刻大師徐秉方的“一枝竹” ,是他標誌性的絕活與品牌。他以竹刻功夫轉刀壺刻,摒棄“先畫後刻”的傳統“描紅”刻法,每每單憑腹稿,以刀代筆,單刀切入,隨心靈動,一氣呵成。使得妙趣橫生的壺刻與氣度非凡的壺體相得益彰,形成絕配,確是珠聯璧合,精采絕倫!

       這第三絕,不能不説。汲古齋主人楊育新,能創意策劃出“三絕壺”的金點子,也真絕得可以。作為文化産品經營者,他清楚意識到在當今市場大潮中,紫砂壺藝術未來的出路,不僅要求紫砂壺品質的精美,而且更要求獨特;不僅要形制的創新,更要刻飾的講究,是謂推陳出新。於是,他創意促成兩位卓越的藝術大師風雲際會,所以才有了今天讓人們大飽眼福的上乘佳作——“三絕壺”。

打印】【複製鏈結】【轉發郵件【一鍵分享 i貼吧 新浪微博 責任編輯:鄧莫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