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賞析 >

青銅器鑒識:龍紋神秘螭紋平凡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15日 13:34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青銅器紋飾

       龍紋是在青銅器上流行時間最長的裝飾紋樣之一。龍是古代神話傳説中的動物,是殷人卜問的對象之一。龍的形象起源很早,但作為青銅器紋飾,最早見於商代二里岡時期,以後商代晚期、西周、春秋直至戰國,都有不同形式的龍紋出現。青銅器上的龍紋,一般在反映其正面圖像時,都是以鼻為中線,兩旁置目,體軀向身側面延伸。商代龍紋多表現為捲曲的形態,商末周初的方彝,方鼎口沿處盛行龍頭在中間,分出雙尾,即雙體龍紋,兩周還多表現幾條龍相互盤繞,或頭在中間,分出兩尾。傳説龍的出現與水有關,《考工記畫繢之事》謂:“水以龍、火以圜。”意思是用龍的形象來象徵水神,因此在青銅水器中,龍的圖案和立體形象有更多出現。

       夔紋是商代和西周前期青銅器上的重要裝飾紋樣之一,表現傳説中的一種近似龍的動物整身側面象,多為一角一足,口張開,尾上卷。《説文文部》:“夔,神魑也,如龍,一足。”《山海經大荒東經》:“有獸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正是受古籍中“夔一足”記載的影響,自宋代以來的著作中,將青銅器上凡是表現一足的類似動物的紋飾都稱為“夔”。因此,夔紋就有了更多的變化,有的夔紋已發展為幾何圖形化的裝飾。常見的夔紋有身作兩歧,或身作對角線,兩端各有一夔首。夔紋多飾于銅器的口沿下和頸部,但一些變形夔紋往往作為其他紋樣的輔助紋,或用於填空補白,為了適應空余面積,形象上常出現變形和誇張,造型帶有偶然性。

       蟠虺紋,簡稱“虺紋”。《國語吳語》:“為虺弗摧,為蛇將若何。”韋昭注:“虺小蛇大;是虺屬晰或蛇。”目前被稱為“蟠虺紋”的紋飾是由許多小蛇狀的動物相互纏繞構成的幾何圖形,多作為器物上的主紋,佈滿器物全身,是春秋戰國時代呈網狀花紋的典型代表。

       蟠螭紋,簡稱“螭紋”。《説文》:“螭,若龍而黃,北方謂之地鏤。”一些古籍中也説螭屬龍。春秋時代,蟠螭紋的興起,逐漸佔據了統治地位。蟠螭紋是完全圖像化的紋飾,它已經不再帶有任何神秘的色彩了。這在青銅器紋飾的發展上,無疑是一次有巨大意義的變革。圖案中的螭有的有角,有的無角,以後者為多,作張口、卷尾、蟠屈形態,盛行于春秋戰國。

複製鏈結】【轉發郵件】【一鍵分享   i貼吧  新浪微博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