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美術臺 > 賞析 >

觀《清明上河圖》解讀繪畫的形式語言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11日 14:11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美術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在實際繪畫構圖中,空間構成往往是綜合運用的。比如中國山水畫中的長卷,往往採用邊走邊看邊畫的自由方式,與其説是“散點透視”不如説是“游動”視覺感受的重新組合更為妥當。用西方人的時空觀牽強地解釋中國人對繪畫空間的建設是不妥當的。見圖,如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再如敦煌壁畫、馬王堆的帛畫等作品,畫家不受任何成法約束,將各種物體忽大忽小,忽此忽彼,忽倒忽正地組合於同一畫面,造成幻覺似的空間世界。畫家的思想能夠馳騁宇宙,遨遊太空。

  這是《清明上河圖》的一個局部,我們猶如從高空往下看,場面宏大,情節複雜,引人入勝。它表現了北宋京都汴梁在清明節這一天,從郊區到京城的繁華景象。畫面上繁多的人物、船隻、屋舍,互相重疊而不堆砌,層次分明、錯落有致,有條不紊,有序曲,有高潮,非常精彩,給人以廣闊的想象空間。

  中國畫的游動空間意識,是講畫面不受某一點的限制,綜合眾多不同的視點,把他們有機地聯絡起來,反映事物的多面性和畫家多次觀察的過程,也就是説,畫面空間中反映了時間的變化。比如北宋畫家郭熙提出的“高原、平遠、深遠”等,並不是西方人的透視方法,而是一種觀察方法。因此在中國畫的山水畫中,山裏山外的小橋流水,山上山下的茅屋寒舍,山前山後的老屋牧童,這些景須畫家多次觀察才能看到,即所謂“山形步移”和“山形面面觀”的理論,然後把“每遠每異、每看每異”的數十百山的形狀繪製于一山。人在山中飽遊沃看,視點不只在一個點上,而是在游動之中,所得之山,不唯一側一面之觀,然後得全山于胸中,所謂“胸中之壑”,得山水作畫,在展紙之間,已心遊無外,入雋淡而得超越。得三種象度觀察和體味,統攝山中游觀之所得,高遠者,從山中看山壑,觀山高,此乃上下關係;深遠者,從前山看後山,窺山背之景,此前後關係;平遠者,從近山看遠山,望遠景,此遠近關係。三遠法總括看之所得,將山水活化於心胸,如造化般生成。韓拙《山水純全集》補充了郭熙的三遠,成闊遠、幽遠、迷遠,步步移,面面觀,視線上下兼顧,左右流轉,俯仰萬象,表裏俱察。觀者不滿足目極無窮,而是在流轉顧盼中目識心記。在藝術活動中,視知覺映象與表象活動相交織。董其昌的“石分三面”理論,不是西方人的分面法,而是畫石頭時,我們要從不同的三個角度去觀察。

複製鏈結】【轉發郵件】【一鍵分享   i貼吧  新浪微博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