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負了古代管理城市的設施功能

來源:央視網 | 2024年09月14日 10:29
央視網 | 2024年09月14日 10:29
正在加載

鐘鼓樓 來源於北京中軸線官網

鐘鼓樓 來源於北京中軸線官網

“鼓樓在前,紅墻黃瓦;鐘樓在後,灰墻綠瓦。鼓樓胖,鐘樓瘦。”這是作家劉心武在小説《鐘鼓樓》中對北京中軸線上這兩處地標建築的生動描述。

鐘鼓樓是坐落在北京中軸線北端的一組古代建築,是鐘樓和鼓樓的合稱,位於東城區地安門外大街北端,是元、明、清都城的報時中心。在城市鐘鼓樓的建制史上,其形制最高,是古都北京的標誌性建築之一。

隨著歷史的發展,鐘鼓樓的功能也不斷發生著變化。在元、明、清三朝,鼓樓置鼓,鐘樓懸鐘,昔日文武百官上朝、百姓生息勞作都以“暮鼓晨鐘”為提示。北京鐘鼓樓始建於元代至元九年(1272年),當時位於大都城的中心,後毀於大火。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重建,並確立了它坐落于都城中軸線北端的地位。

鐘鼓樓在清代歷經修復。作為元、明、清都城的報時中心,其以“暮鼓晨鐘”的形式區分晝夜時辰,統一全城時間。依靠鐘鼓報時,中軸線上的城門規律地起閉,有效實現了對於城市的管理。另一方面,“暮鼓晨鐘”,體現了人類對自然規律的尊重和順應,正是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的一種體現。

正陽門 來源於北京中軸線官網

正陽門 來源於北京中軸線官網

同樣被定位於北京中軸線上“古代城市管理設施”類的歷史遺存,正陽門是北京老城內外城門中規模最大、形制等級最高的城門建築,它也是明清北京內城正南門。當年,正陽門和永定門作為內城和外城的正南門,與其他城門一起行使著城市管理與軍事防禦等職能。斗轉星移,如今,這兩座著名的城門,也成為了北京中軸線上的重要景觀。

編輯:韓丹 責任編輯:鄧莫南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