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攻略速遞,帶你遊遍淩家灘!

來源:央視網 | 2024年04月19日 15:35
央視網 | 2024年04月19日 15:35
正在加載

安徽含山淩家灘遺址年代距今約5800-5300年,考古發現大型祭壇和大批高規格玉禮器(璜、璧、瑗等)、玉鷹、玉人、刻紋玉版,標誌著原始氏族社會由神權向王權過渡。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家文物局指導,國家文物局新聞中心、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博”數字文化藝術博物館(以下簡稱“央博”數字平臺)主辦的“何以文明——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成果數字藝術大展”再啟征程,正式上線“玉華萌發”淩家灘遺址!

“央博”數字平臺還原的淩家灘遺址有哪些好看、好玩的?我們一探究竟!

祭壇

祭壇位於內壕以北,處在崗地的最高點,略呈方形,東西寬約30米、南北長約40米,用黃土、石子、石塊分層建成,上有祭祀坑和積石圈。在祭壇之上和周邊,分佈著數十座墓葬,隨葬品以玉石器為主,比較有代表性的玉器有玉人、玉龜、玉版、玉鷹、玉龍等。尤其以07M23為代表,出土玉器210余件,堪稱“王者之墓”,應該是當時的最高權貴或巫師一類的人物。

小遊戲:史前豬文物知多少

家豬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家養動物,被古人馴化的歷史非常古老。在位於河南舞陽的賈湖遺址,就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家豬骨骼,距今約9000年。豬的馴化、飼養和選育技術,是中國古代偉大的創造發明之一,穩定地獲取肉食資源,可以增強人的體質,也為古代人口增長提供了保障。

小遊戲:史前鷹文物知多少

鷹是天空的王者,位於食物鏈的頂端,因此成為史前時代古人崇拜的對象。中國新石器時代的鷹文物在各地都有發現,如河姆渡文化、紅山文化、仰韶文化、淩家灘文化、石家河文化、石峁文化等。且材質多樣,有玉鷹、陶鷹、骨鷹,同時極具造型藝術美感,展現出史前古人對鷹的喜愛。

外壕

外壕位於淩家灘崗地的北側,外壕口寬45米、底寬25米,崗地與外壕的落差達6-9米。

外壕具有積極的防禦功能。外壕南側即為崗地,且崗地堆土裏包含有碎石塊,應為開挖外壕向南側堆土而成。外壕底部有厚達0.2-0.5米的淩家灘文化晚期陶片,應為當時傾倒垃圾所致。

公共建築區

在內壕中部崗地的東南角,分佈著一片面積達3000平方米的大型紅燒土遺跡,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88米,東西寬40米。在紅燒土堆積下層和西側存在一處公共建築基址,總面積約5500平方米,與紅燒土遺跡共同組成一處超大型的具有祭祀功能的公共禮儀建築。

小遊戲:史前玉璜知多少

玉璜是一種半環形或半璧形玉器,東漢《説文解字》中解釋璜為“半璧也”。史前時期玉璜便已出現,通常呈弧形,器身兩端穿孔,可單獨使用,也可綴連成璧。通過考古發現得知,玉璜在新石器時代主要為女性使用。

淩家灘與紅山、良渚、石家河等遺址並列為“中國史前玉器中心”。

“央博”數字平臺誠摯地邀請每一位熱愛歷史、崇尚文明的探索者,一同步入淩家灘的神秘世界,傾聽他們用美玉講述的古老傳説。

“何以文明”大展猶如一座時空橋梁,引領觀者漫步于歷史的長廊。

讓我們在歷史的共鳴中找尋中華民族的精神根脈,共同見證中華文明之光從黎明破曉直至今日,生生不息,歷久彌新。

編輯:李唯嘉 責任編輯:鄧莫南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