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勇在恒昌瑞記的門聯匾額磚雕前(攝影:王貴彬)
北京文化守護人張志勇,東城區政協常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主任,東城區文聯黨組書記、主席。他熱愛北京文化、衚同四合院文化,曾先後任《日下傳聞東四故事》《家訓》《聚焦東四攝影集》等書籍執行主編,《東四歷史文化街區的記憶》《衚同故事》書籍主編,曾參與央視科教頻道《跟著書本去旅行》欄目“故宮以東”“衚同文化”“名人故居”“非遺文化”系列拍攝等,並多次為國內外文化交流(考察)代表團講解北京衚同文化。
“大衚同三千六,小衚同如牛毛”,説的是北京衚同的多和密,其中,東四是老城保留最完整、規模最大的衚同街區。曾任東城區東四街道辦事處主任的張志勇當年參與到東四衚同的改造工作中,與街道工作人員、修繕施工人員、居民等一起留住老北京的“青磚灰瓦四合院,藍天白雲鴿子哨”。
如今,張志勇是東城區文聯黨組書記、主席。而作為文化志願者,他仍然在東四地區的衚同裏,為來往的遊客講故事。
腳踩千層底、手提保溫杯,是張志勇走衚同的標配。“要不要給您續點兒水?”衚同街坊聽見衚同裏傳來熟悉的聲音,很自然地從家裏欠出身子問。“太好了,麻煩您!”他麻利地遞上保溫杯。
“我打小在北京長大,在東四這個地區,我生活工作了10多年,對這裡有著深厚的熱愛。”為了講好衚同裏的故事,張志勇蒐集了大量歷史資料,同時開展文物宣傳保護工作。在他看來,要想講好衚同故事不容易,不僅要有熱情,還要了解衚同。在他的講述中,每個四合院的門簪和門墩,都有一段傳奇故事。
張志勇在講解東四衚同的變遷(攝影:王貴彬)
修衚同,首先要了解衚同
東四的衚同裏,四合院古色古香,樹木枝繁葉茂,道路平整潔凈。但在改造修繕前,這裡可不是這個樣子。張志勇還記得,東四地區剛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街區時,街道召開居民座談會,有居民直言:“衚同現狀臟亂差,與歷史文化街區不配。”
東四三條至八條于1990年被北京市列入25片歷史風貌保護區,一直保留著自己的“京腔京韻”——衚同四合院。2015年,這裡又被住建部和國家文物局評為首批中國歷史文化街區。根據通知要求,各地要做好中國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工作,依法編制保護規劃並嚴格實施,積極改善歷史文化街區基礎設施和人居環境。
“當時,全國共有30個街區獲得這一殊榮,東四是其中之一。”但這樣的“桂冠”戴在頭上,張志勇和其他街道幹部感到壓力大於喜悅——衚同修繕一旦動工,就不可逆了。如何才能避免對歷史文物造成“建設性破壞”?
2017年,大範圍修整啟動,“由於沒有先例,大家都不知道該怎麼幹。我們遵循的第一原則是慎重。”張志勇説,作為基層的工作者,他們有責任將北京的歷史文化傳承好、保護好。“所以一定要想明白了再幹。”
衚同四合院應該如何修繕?張志勇邀請來古建方面的專家學者聽取意見。如何保護衚同風貌?他又請來民俗專家支招。每天轉衚同也成了他的工作內容。“每天15000步是正常的,如果超過了20000步,多半是又來了考察團。”
修衚同首先要了解衚同。張志勇一直在思考,同樣是北京老城區,為什麼東四三條至八條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街區。他給自己提出這個問題,又通過查閱文獻資料、實地探訪等方式去尋找答案。
自元代正式建都北京時起,四合院就與北京的宮殿、衙署、街區、坊巷和衚同同時出現了。張志勇介紹,東四三條至八條是一片典型的四合院保護區,衚同排列整齊,四合院建築比例符合規制。當時,元世祖忽必烈“詔舊城居民之遷京城者,以貲高及居職者為先,仍定制以地八畝為一分”,分給遷京之官賈營建住宅。
一戶八畝地,約東西長70米、南北寬77米。每條衚同建十戶四合院,因此東四三條至八條,每條衚同長度都在700多米。三條衚同長722米,四條衚同長726米,五條衚同比較長,因為它有一處拐彎,長781米……”行走衚同半輩子,東四每條衚同有多長,張志勇如數家珍。從三條至八條,每條衚同都在700余米長,而頭條和二條衚同因孚王府院落跨過,阻斷了兩條衚同的整體性,因此頭條衚同只有193米,二條衚同長386米。
街道和衚同的寬度也是有規制的。北京最早的一部史地書籍《析津志》對元大都“街制”的記載是:衚同六步闊,小街十二步闊,大街二十四步闊。“大街道的寬度按‘步’來計算,一步合5尺,元代的一尺合31厘米,則一步相當於1.55米。《荀子·勸學》曰‘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元代測量街道寬度的‘步’應為兩個跬步,相當於現在的兩步。換算過來,即大街寬24步,約合37.2米;小街是大街的一半,寬12步,約合18.6米;衚同街巷寬6步,約合9.3米。老城保護,也要保護街巷衚同的格局。按照規制計算,我們腦子裏就清楚了。”張志勇説。
張志勇為居民講解衚同門聯的修復(攝影:王貴彬)
留住鄉愁,記錄原汁原味的衚同印象
“東四三條至八條從元明清至今,一直沒有改變其民住的功能,這就是歷史文化街區的人文特點。”在張志勇看來,北京的衚同不僅是城市和交通的脈絡,更是老百姓生活的場所。它記載了歷史變遷、時代風貌,蘊含著濃郁的文化氣息。但隨著歲月洗禮,衚同也有老去的一天,他認為,老城的保護與提升,不僅要留住衚同四合院的格局肌理、千年古都的歷史文脈,更要留住人們心中的濃濃鄉愁,記錄下最原汁原味的北京。
走進東四四條西口,右手邊就是一棟二層小樓,綠柱紅欄、磚墻紅灰相間,配上磚雕的對聯和匾額,顯得非常精緻。這裡在近百年前曾是一家名為“恒昌瑞記”的店舖,既是百貨商店也有照相業務,後來成為民宅。“在修繕前,磚刻的對聯外糊滿了灰,西窗被打洞開門,開了小賣部。”張志勇説,想讓歷史風貌重現,得先給小樓“卸粧”。“當時修復這副門聯,我們是拿小鏨子、小刷子一點一點清理出來的。”
修復過後的門聯,上聯“鏡裏人是一是二”,下聯“笛中意至妙至神”,橫批“光起萬物”。“上聯説的是照相館,下聯説的是賣百貨,但是作者把貨品中的一個能發聲的東西,也就是長笛單拎出來説,讓人想象這裡賣的東西有多豐富,單就這副對聯就用了聲、光、影。”
東四四條84號院,依然保留著已經風化的門墩兒。張志勇説,這是因為這裡有一段跟老北京鄉愁有關的小故事。修繕的時候,他和專家商量是不是把這簡單的門枕石換成抱鼓石或箱型石,正説的時候,住第一戶的大姐説:“我打小就住這兒,這塊石頭一直是這樣的,換它幹啥?”説這話時,大姐已經60多歲了,可想而知,門枕石的年頭就更長了。“我就跟專家説,咱甭聊了,這個門枕石雖然簡單,但是它能留住一份記憶,還是留下吧。”
如今,行走在東四街道的衚同裏,一個個門樓上精美的磚雕、鐫刻的楹聯各不相同,展現著院落過去主人的審美情趣,也飽含他們對生活的美好期許。還有很多院子門口的門墩兒充滿年代感,對居民來説,這些都是飽含回憶的老物件。
2020年5月,《北京老城保護房屋修繕技術導則(2019版)》實施,北京老城裏的衚同、院落、房屋如何修,有了明確的技術規範和評價標準。東四四合院修復時多用到了一種古法技藝“一麻五灰”,説到這裡,張志勇摸著一扇四合院門樓的門感慨,“這四個字可不容易。”
“第一道是砍活兒,如果是老門要先把老門砍凈撓白;第二道是撕縫,如果老門有縫子,要撕開一個‘V’形縫;第三道釘竹籤,第四道汁漿,第五道捉縫灰……第十二道刮膩子,第十三道才是頭遍漆。”張志勇説,“一麻五灰”13道工序一道也不能少。“講究工匠精神,就是要精益求精。”張志勇説,在修繕過程中,一道門需要一個月時間才能完成整個工序,只要有時間,他就會到現場盯著。
“每一道工序,我都必須知道。”他認為,要幹好這項工作,自己就得懂。他找來宋代建築學著作《營造法式》,以及馬炳堅、劉大可等古建專家編著的書籍悉心研讀,把自己學成了半個古建“專家”。
參與過東四衚同修繕的施工人員,剛來時都覺得張志勇“事兒多”、愛挑毛病,但幹完活兒之後大家都會説,“我們很有收穫,誰也不敢糊弄您。”
衚同修復時保留下的老磚(攝影:王貴彬)
調動公眾積極性,共同保護老城
2018年10月,經過恢復性修建的東四四條77號院變身東四衚同博物館,免費向居民開放。在開館前,不少東四衚同的居民紛紛把多年收藏品捐獻出來,“如祖上傳下來的弓,民國時期的魯班凳、大衣櫃等,居民段大媽還把家裏有百年曆史的魚缸、門墩都捐了出來,讓更多人能夠了解歷史,感受老北京文化。”
“讓歷史説話,讓文物發聲。”對於東四這片街區,既要看到其歷史價值,又要挖掘這裡蘊含的人文精神和文化故事。在張志勇看來,調動更多的人參與老城保護,是基層幹部的責任。“要讓居民從旁觀者變成參與者、受益者,充分調 動公眾參與老城保護的積極性。”
比如,在東四衚同治理改造中,很多衚同通過統籌零散地塊、閒置地、邊角地等空間,讓一批批“小而美”的小微綠地漸次亮相,口袋公園、屋頂花園、衚同微花園裝點街頭巷尾,讓居民出門就能享受到綠色福祉。
“每條衚同的小微綠地各有特色,有的主打葫蘆種植,大大小小的葫蘆爬滿了藤架,有的種滿了金銀花,還有的直接以居民的名字命名,激發居民認養綠地的積極性。”張志勇説,在東四街道,只要不影響鄰里生活、不妨礙周圍交通,居民可以盡情發揮想象力,佈置衚同微花園。這種模式格外受到居民的歡迎,大家還成立了“花友匯”,以花為媒、以花會友。衚同的環境變好了,居民的心態也發生了變化。
張志勇舉例稱,過去衚同居民不願意讓親戚朋友來做客,因為一走進衚同就看到臟亂差,“臉上沒面兒”。現在環境好了,大家不僅願意讓朋友來串門兒,走在衚同內,只要看到有遊客拍照或駐足觀看門樓,他們都會主動上前向對方介紹。
“古代建築講究‘千金門樓四兩屋’,修衚同重點就在修門樓。廣亮門、金柱門、如意門,四合院的大門講究很多。‘無雕不成屋,有刻斯為貴’,門樓的磚雕分哪幾種,平雕、浮雕、透雕各有什麼特點,裏面也都是門道。”張志勇説,不少外地遊客被居民的介紹吸引,直讚道:“沒想到北京的文化內涵滿大街都是。”
如今,張志勇的工作崗位調到了東城文聯,他便組織書法家書寫牌匾,圍繞北京老城保護創作文藝作品,組織攝影大賽留下崇雍大街改造前後珍貴的影像,用另一種方式賦予老城新的文化內涵。而在有空的時候,他仍然會行走在衚同裏,為來往的遊客講衚同故事。
“北京老城的歷史文化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偉大見證,衚同裏的建築也是民族文化的結晶,要保護、傳承好它們。”張志勇説,東四地區的建築已經有700多年的歷史了,他要充分利用好古人留下的寶貴財富,把衚同裏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