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首頁

編導手記:維也納工作筆記

央視國際 2004年12月30日 09:40

  第一天的工作

  Daniel是我們的老朋友, 我的同事們送了他一個中國名字叫“老丹”, 他為奧地利國家廣播公司(ORF)工作, 接待中央電視臺攝製組已經將近10個年頭了。和他在一起, 無論是來過幾次維也納的三個男同事, 還是第一次來的我和芳菲都覺得很開心, 大家一路歡聲笑語,十幾個小時的旅途勞累轉瞬即逝。

  在我們所住的飯店裏找上網的端口,費了半天勁也沒有弄好。這裡上網的端口是連接奧地利的信息網的,用於查詢信息和進行網上交易。連不上網讓我一夜睡的都不是太好。於是第二天早上8點就起來調網絡, 還是不行。這兩天在過節,酒店裏沒有工程師, 真是不爽。於是我就去吃早餐。攝製組第一次會議就開在了早餐餐桌上。

  聞香識城市

  維也納是一座充滿了人文關懷的城市。縱然現在應該是一年當中最寒冷的冬季,但是不多出現的暖冬也給人帶來一絲春天就要到來的感覺。漫步在富麗堂皇的音樂迷宮,總有那麼一段流淌的音符會讓我們怦然心動。

  在奧地利工作的日子裏,有兩種東西在這座城市裏瀰漫,一是音樂,二,便是咖啡香。難怪維也納人自己説自己城市的三寶是咖啡、華爾茲和音樂會呢!

  咖啡館能夠溶解這城市的一切。古老的“中央咖啡館”藏匿在鬧市邊緣一條細巷的盡頭。門面並不起眼的,但走進去裏面則是另一片洞天。棕色木制的一切,從屋頂到地板,沒什麼陳設與這個奔忙時代相關。它蟄居在時間的角落,堅持自己的高貴從容,驕傲但是與世無爭。古香古色,不僅限于表象,更在它的聲音、味道。這裡一直是著名詩人、劇作家、藝術家、音樂家、外交官們聚會的地方。隨意坐下的,興許就與貝多芬享用了同一扇窗後的百年風景。

  初次接觸這樣的工作

  説實話, 工作是累, 從出來到現在, 我們平均每天睡眠時間連四個小時都不到, 可是工作也給我們帶來的興奮。維也納美麗的景色就像充電器一樣補充著我們的精力和體力, 大家幹起活來還是很開心。

  儘管在來之前我看了很多的旅遊書籍, 儘管在研究維也納歷史和文化古跡的時候看了無數精美的照片, 但真的身臨其境, 我還是對自己看到的古典建築嘆為觀止。

  但是如果你以為維也納只有古典, 沒有現代, 是一座出土文物一樣的城市, 那你就大錯特錯了。維也納最讓我驚訝的地方是, 古典與現代是如此完美融合在了一起。我來到了維也納的音樂博物館。在這座主要用來紀念維也納幾百年音樂之路的博物館裏, 我們看不到太多的古舊與文物之類的東西, 更多的是維也納人對音樂,甚至是對聲音的非常特別的理解。展廳設計非常別致, 其中一間展室把各種意想不到的聲音都保留下來, 比如沙漠的聲音、地鐵的聲音和下雪的聲音等等。這些聲音都是音樂的延續, 或者是音樂的化身, 他們甚至把細菌分裂的聲音、炭火燃燒的聲音都記錄下來, 讓第一次來到這裡的我, 除了驚嘆, 還是驚嘆, 這是一個多麼有想象力的創意。

  音樂博物館的拍攝工作非常順利。走出博物館,天已經黑了下來。我們終於可以上車, 找個地方去吃點東西, 仔細想想, 距上次吃東西, 已經有10個小時了,那次吃的是早餐…….

  拍攝音樂會綵排

  今天天氣不錯,我們很早就出門了。大家開玩笑説現在知道早飯一定要玩命吃,因為一旦出門開始工作,實在不知道下一頓飯是什麼時候才能吃到。這幾天維也納的天氣真的讓我明白了什麼叫變化無常,昨天還是雨花紛飛,今天卻是一個晴朗的早晨,並不是很冷。

  趕到音樂之友協會大廈的“金色大廳”去拍指揮和樂隊的第一次綵排,除了奧地利廣播公司的人,我們是最早趕到的電視記者。馬澤爾先生是中國樂迷的老朋友, 就是他在1996年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上第一次用中文向全世界問候了新年好。跟99年比起來, 馬澤爾先生看起來顯得蒼老許多,但是精神矍鑠, 坐在指揮臺上的他依然魅力非凡。我們得到一個非常開心的消息是,馬澤爾先生主動通過奧地利同行與我們聯絡, 希望學習一句簡單的中文問候語, 準備再次在新年音樂會上用中文問候中國觀眾。(張涵)

(編輯:淩微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