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央視愛樂人

我見到的三位指揮家

央視國際 2004年11月29日 13:09

  從2000年開始, 我連續參加了三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轉播的前方報道。這幾年執棒新年音樂會的指揮大師分別是裏卡爾多穆蒂,尼克勞斯哈農庫特和小澤徵爾。除了欣賞到他們在舞臺上揮灑出的音樂,我們更有幸借採訪的機會,與走下舞臺的大師們結下一段面對面的緣分。

  1999年底,成群的意大利樂迷追隨指揮家穆蒂來到維也納,在他和愛樂樂團的幾次排練過程中就興衝衝地坐在台下。那一天我們約定的採訪是在午飯過後,當穆蒂先生穿著一件淺藍色毛衣在我們面前坐定時,他的臉上泛著紅光,眼睛發亮,情緒也比較亢奮,一進門就主動和我們交流起來。原來那天中午他和那些家鄉來的樂迷共進午餐,想來是略喝了些酒,興致頗高。我保留著一張照片,每次看到都會笑起來:我和穆蒂先生坐在各自的椅子上,兩人都使勁向前探著身子,頭幾乎要頂在一起了。那是我在反復地示範,而穆蒂正在努力地學著用中文説“新年好”。後來在演出的現場,每一曲終了,坐在我身邊的幾位意大利女士都會尖叫著站起來拼命鼓掌,並揮動著手帕。我想,無論到哪去演出,有這些樂迷跟隨,穆蒂先生總也不會寂寞了。

  2001年,奧地利本土的指揮家哈農庫特接過新年音樂會的指揮棒。這是一位年過七旬的老人家,身材高大。由於他的眼睛極大並向前突出,看上去是一副很嚴厲的樣子。接受採訪是在一次排練之後,老先生有點疲憊。不過在交談中他非常耐心,講起他兒時的維也納和他對古樂的愛好。我們為他準備的禮物是一大盒泥塑京劇臉譜,哈農庫特先生一見就樂了,原來他特別喜歡各式玩偶,自己平時還會製作木偶。採訪後再去觀看演出,只覺得眼前的哈農庫特是位慈祥而略有些內向的老人,矜持地保守著心中的傳統,他用領口一個大大的帶有奧地利民族特色的領結來宣告他對這傳統的忠誠。

  以往對指揮的採訪都只作為前方報道的花絮部分,單機拍攝,內容比較簡單。到了2002年,小澤徵爾成為新年音樂會的指揮,由於他在中國特殊的影響,我們決定對他進行一次較為深入的專訪,用在轉播的中場。採訪地點定在帝國酒店,我們提前到現場去布光準備。我正在一邊整理採訪提綱,一回頭,小澤先生已經和助手一起走進來了。他背著一個發舊的雙肩揹包,見了我們就謙和地微微鞠著躬。由於用英文表述,使他的談吐略受影響,當時我一生中惟一一次希望自己會講日語。所幸我們的時間充裕,所以談了很多話題。臨別前我們送給他一件大紅的中式外衣,他一邊係著扣子一邊復習剛剛學會的“新年好”。在演出現場,他請愛樂樂團的樂手們分別用世界各地的語言問候大家新年快樂,而把中文的“新年好”留到最後,由他自己親口説出。這不過是音樂會的一個小花樣,不過當我們在現場聽到時,確實挺激動的。這就是所謂的錦上添花吧。(作者:王雪純)

(編輯:淩微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