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頻道首頁
西部節目時間表
特別關注
美麗西部
西部之旅
西部人物
西部大開發
大話西部
網文精華
視聽西部
西部概況
>> 特別關注

透視:西部發展以“特”制勝

央視國際 2004年11月22日 09:48

  人民網-華南新聞

  龐革平 馮飛勇

  2004中國西部論壇近日在南寧落幕。來自西部各省、市、自治區和國家發改委、國務院新聞辦、國家商務部、交通部、鐵道部、農業部、湖南、江蘇、浙江、山東以及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的主要領導,與中外專家學者、企業領袖一道謀劃西部未來發展的方向。論壇探討的熱點問題主要有:如何實施東西聯手,加強區域協作?如何振興西部的工業?如何積極發展西部的特色農業?西部如何加快培育有競爭力的城市經濟和服務業?透過這些熱點,記者發現,西部地區如何依託優勢資源發展特色經濟,增強自身核心競爭力,成了當前西部經濟發展的主旋律。

  依託優勢資源發展特色工業

  論壇舉辦期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深入廣西部分工業企業考察時強調,包括廣西在內的西部各省市區,要加快發展,把經濟支撐起來,必須要有幾個拿得起來、打得響,而且能立於不敗之地、不靠國家保護的站得穩的支柱産業。

  依託本地優勢特色資源,大力培育特色工業産業,已成為資源豐富的西部地區的共同選擇和不可逆轉的發展潮流。

  “森林面積居全國之冠”、“煤炭資源遠景儲量1.2萬億噸”、“蘇裏格氣田屬於世界級大氣田”、“稀土資源總量居世界之首”,這是內蒙古在本屆論壇上主推的優勢資源。該省已把充分發揮特色優勢産業作為全省經濟全面發展的重要戰略之一。他們今後“將突出發展稀土新材料和應用領域,加快稀土高技術産業基地建設,延伸稀土産業鏈”。

  工業基礎相對雄厚的陜西省,提出要抓住目前的良好發展機遇,力捧特色優勢産業,實現煤向電力、煤電向載能工業品、煤油氣鹽向化工産品“三個轉化”,著力打造煤電載能工業、煤制油、煤鹽化工和油氣化工“四大産業鏈”。

  就連工業基礎相對薄弱的寧夏,也提出要在今後一個時期更加突出加快優勢資源開發和特色優勢産業培育,延長産業鏈。全力實施寧東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建設,建設高水平的新材料生産基地,大力發展稀有金屬産品、鋁及鋁合金、鎂及鎂合金、碳基材料等深加工。

  特色農業要走産業化路子

  一場關於“積極發展西部特色農業”的專題討論,使農業發展成為本屆論壇的一個熱點。國家農業部副部長張寶文認為,特色農業是西部地區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中最具競爭優勢和發展潛力的産業,已成為西部農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特色農業要形成産業化,必須由企業支撐起來。

  內蒙古蒙牛乳業公司董事長牛根生説,他們企業所在的和林格爾縣“自從蒙牛等龍頭企業興起後,一下子解決了3個問題:讓農民找到了市場,調整了産業結構,一大批農民變成了産業工人”。這個過去有名的貧困縣“徹底改寫了歷史”。牛根生的産業化思維與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的發展思路不謀而合:內蒙古將依託伊利、蒙牛、鄂爾多斯、鹿王、草原興發集團等一批國家級龍頭企業,進行農畜産品加工業的開發。

  陜西蘋果在國內外久負盛名,已形成了一定的産業基礎。果業在該省成了與高新技術産業齊頭並進的一大支柱産業。現在,該省提出要把蘋果做成世界的馳名品牌。2004年,陜西省蘋果種植面積47萬公頃,産量達550萬噸,約佔全國總産量的1/4和世界總産量的1/10。

  東西聯手發展特色經濟

  “東西聯手打造西部特色經濟”,這是本屆論壇的又一個討論專題。

  參加論壇的江蘇省副省長李全林説,東西部經濟結構所存在的較強的互補性,使江蘇省在全方位、深層次、寬領域和多形式地參與西部大開發中獲得了“共贏”的回報。

  山東省副省長王仁元則透露説:“5年來,山東已有3300多家企業先後到西部投資辦廠,合作項目達2300多項,總投資近1000億元。”

  浙江省的民營企業已成為其參與西部大開發的主力軍。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西部地區發展的浙江民營企業已達1.1萬家之多。這些情況表明,東西聯手開展經濟協作正在不斷擴大,接下來的只是研究如何找出更多共同的利益,進一步加強合作的問題了。

  泛珠三角經濟區的建立,首先形成了東西區域合作的有效機制,為西南地區的發展帶來了契機,也為國內其他地區或者是在更大範圍內開展東西區域經濟協作提供了範例,廣東與廣西由對口支援轉變到全方位對接並不斷強化的“兩廣合作”。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侯景新認為,我國東西部的聯絡除了在自然資源方面形成急迫的供求關係以外,還主要表現在生態環境和人力資源上。從生態環境保護的角度考察,東西部應聯手行動。從資源上看,“西電東送”、“西氣東輸”等説明了東部發展對西部資源的依賴越來越強。在人力資源方面,西部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不斷向東部流動,既緩解了西部某些區域承載的壓力,又滿足了東部地區快速推進城市化進程的需求;相反,東部企業家和對口支援的技術人才也源源不斷地西進,對西部的經濟發展形成必要的推動。

  《華南新聞》 (2004年11月22日 第三版)

(編輯:西尋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