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回眸 > 新聞會客廳精華 > 正文

專家、網友辨析《新聞會客廳》的問題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請問老師,就目前的欄目來看,你們認為新聞談話類欄目最常見的問題有哪些?《新聞會客廳》有沒有這樣的傾向?
  【特邀嘉賓:陳衛星】目前的新聞媒體在市場經濟的氛圍下,越來越講究雙贏策略,就是説媒體和對象之間的合謀和妥協,使得新聞遊戲能夠尋找到發展的動力,不免使得事物和人物變得很光鮮。《新聞會客廳》在這方面還比較不錯。
  【特邀嘉賓:周小普】新聞頻道的節目有好幾個很雷同。像《新聞會客廳》、《國際觀察》、《央視論壇》。這種讓人一下就感到的雷同應該是不好的。要想辦法避免這種感覺,起碼要避開。

  【E+N】看到葉策劃的回答,總感到在為自己欄目辯解,真是誰家的孩子誰愛啊。每天發生的事情是非常多,哪個重要,受眾感興趣,哪個不重要呢?熊德明的二期節目還是比較有時效性,也是大事,但武漢民權街就是什麼時候都可以播且不是讓受眾太感興趣的事。關於網吧少年的節目,《新聞調查》做的非常好看,當然人家時間長可以深入,我們做的就一般。我們的節目給我留下較深印象的還是採訪國外的人物,最好的是《法國文化》那期,有嘉賓和主持人的互動。如果説內容深入的話,白岩松做的有關李真的2期節目還不錯,但還是沒有區別開《面對面》、《新聞調查》。
  【欄目主創:葉閃】我們毛病多了去了。但我想實話實説跟辯解是有區別的,做節目只可能存在一種情況,就是有可能差得有點道理,但肯定不會是錯得有點道理。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真實是新聞的生命,但是報道出來的新聞作品其真實性與實際的實事之間總是存在著一定的距離,像《新聞會客廳》這樣的新聞談話類節目,怎樣報道,怎樣評述才能縮短這種距離?
  【特邀嘉賓:陳衛星】這幾乎是所有新聞類信息都會面臨到的難題,怎麼可能在一個時空版面有限制的狀態下復原所有的真實信息。只能抓被節目主持人認為是最主要的東西。一個最簡單的技術考慮,就是對一個新聞事件和新聞人物的評估要打破線性解讀的模式,多提問題,多提供角度和參考係,大概就會使受眾覺得他們也可能在參與思考。
  【欄目主創:葉閃】從我們實際操作來講,只有在聯絡、調查的時候,多長個心眼,盡可能多采訪一些方面,掌握一些不同的聲音,來判斷我們再現出來的東西在多大程度上接近真實。評述只是最後表現出來的方式,跟真實與否沒有關係。
  【特邀嘉賓:周小普】這個會客廳本身就有問題,有的人在這兒能還原事實,有的人反而會受到很大干擾,不能還原事實,如流浪兒、民工,他們到這裡來會很困擾。所以形式還要考慮。

  【我眼中的小丫】楊老師,新聞會客廳作為一檔在黃金時段播出節目、好像收視率不是很理想,那你們認為是主持人出了問題、還是其它方面的問題?
  【欄目主創:楊銘軍】收視率是考核一個節目質量的重要指標,對於談話類節目來説,選題在節目中起著決定性作用,所以更多來説一個好的選題、一個強勢新聞人物可能會決定了一起節目的收視效果。當然,主持人的因素也非常關鍵,我們節目在前一段的運行過程中,多次更換過主持人,結果收拾大幅度下降,所以談話類節目中主持人的個人魅力和觀眾的收視習慣也很關鍵。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請嘉賓談談目前《新聞會客廳》還有哪些不足?
  【特邀嘉賓:陳衛星】這要考察現在的受眾心理,他們需要得到什麼樣的趣味滿足或者什麼樣的行為啟發。一個最簡單的指標是在一個節目中要有點真正的發現,比如説那個在飛機起落艙中旅行的少年的行為,就值得專家和受眾一起來好好琢磨。
  【特邀嘉賓:周小普】現在的選題可能是一個較大的問題,往往選題比較軟,時效性不強,還有的與大家關心的內容有距離,不能抓住大家最關注的當日或當下新聞做。如寶馬案宣判了,當事人能否談話?而有關這種題材又有一個新的問題了:罪犯也是“客人”嗎?按照生活習慣,“會客廳”中的人,應該是“正面”的,是“好”的、友善的,這一名稱可能限制了一些話題、一些人進來。而我們好象也沒有看到這類新聞人物的訪問。
  新聞人物是一種中性的人物,他的確定只與新聞事件有關,他不是模範人物,不是英雄人物,有時甚至不是正常人物,而“會客廳”中的人則所指範圍小于新聞人物範圍,常常是“親朋好友”,可以説與新聞人物有一些差距,可能會限制題材。如果真因此而影響了人物的選擇就是節目的不幸了。
  其次是節目中要弄清事實,並應該加強解讀。現在感覺節目內容較“水”,較軟。雖然已經邀請專家,注意解讀事件了,但力度不夠,有的還不夠到位。當然不宜於搞得很嚴重,要在保持節目風格的前提下,“軟性”解讀,即用背景、資料來解釋。像熊德明“討”賠償的解讀就較好,而“爬”飛機孩子的節目只解讀在家庭原因上,可能就不是太到位。另外,主持人應該把握好“新聞訪談”和“待客主人”之間的分寸。有時待客的感覺太重了,新聞感覺就淡了,就覺得節目“味道”不對了。
  【欄目主創:葉閃】會客廳有一個大的問題是我們目前如何平衡好前方採訪或者是前方的訪談與後方演播室主體訪談之間的關係。演播室的訪談,由白岩松或者沈冰進行的訪談,是會客廳欄目內容以及形態的一個標誌,但是有一些節目我們想在短時間之內做較深層次的報道,就會發現演播室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們發揮電視的優勢,深度和快速反應如何兼得,怎麼樣在前方和後方找到一個平衡點,這是我們最近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另外,以前中央臺節目中可資我們借鑒的新聞談話節目,其實並不多,以前多數的談話都是有舞臺之類的其它因素可應用,我們在一個封閉的空間裏面,要進行一場深度的訪談,如何能夠將談話進行的更有回合感,如何能夠設計更多的環節抓著觀眾往下走,避免談話的枯燥,真正掌握談話的藝術,這可能是我們要考慮的。因為像《藝術人生》用的好多手段,我們以前留意觀察過,其實在我們這樣不帶觀眾的新聞談話裏面很難實現。再一個,短片的功能,現在短片對談話的關係主要是起一個引導的作用,那麼是不是還有別的作用?我們最近發現短片可能還可以在談話裏面起到一些佐證性的作用,但這需要解決一些時空轉換的關係。我覺得會客廳電視化的程度還可以再高一些。

  【E+N】《新聞會客廳》突破新聞評論部比較正、比較規矩的框框。《面對面》王志用置疑的口氣、《新聞調查》深度訪談、《東方之子》正統、四平八穩的太極式談話、《央視論壇》都是宏觀上的大的道理,此外還有《焦點訪談》等等。目前的《新聞會客廳》並沒有突破新聞評論部傳統的談話節目的形式,表現手法上也沒有多少新意,而因每天的節目加上時間的限制內容不深,無法達到《新聞調查》的深度,常常看完一期什麼也記不住,這就是節目沒有出來差異,沒有特色。
  【特邀嘉賓:陳衛星】同意你的説法,也許是因為以往的欄目在立意方面都有一個特別好的衝擊視角,那麼,現在留下的空檔還沒有被深入挖掘,大概這就是《新聞會客廳》這個欄目目前處於傳播意義上的時空維持狀態的原因之一吧。

<<上一頁下一頁>>
第3頁
(編輯:張青葉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