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言論集錦 > 正文

  《中國新聞》嘉賓:吳靖 胡正榮

  


  【吳靖】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講師。媒介理論、文化(媒體)工業、影視文化研究、“公共圈”理論與公共傳播實踐。

  ★籠統來説,《中國新聞》和《新聞聯播》面對的是不同的核心受眾,並且承擔著不同的宣傳任務。《新聞聯播》不僅僅是一個單純的新聞節目,還擔負著提供權威的政府精神、引導輿論和宣佈政策等任務。而《中國新聞》的假想觀眾是海外華人群體,他們來自不同的生活、文化和社會制度的背景,對中國的關注從視角、深度和議題等方面都和生活在中國的觀眾有許多不同之處。因此,《中國新聞》必然在播報方式、內容選擇等方面借鑒和比較海外觀眾群體更加熟悉的那些媒體的慣例。

  ★我想就新聞播報針對不同的受眾採取不同的風格説兩句。表面看來這是一句非常正確的話,不同的群體由於教育、文化、社會的背景不同,一定會對新聞節目有不同的要求。而且,受眾、尤其是海外受眾的收視習慣已經經過其他媒體的長期熏陶形成了固定的模式,一兩個新的臺,或某種新鮮的風格很難在短時間內改變受眾的固有思維。但從另一方面來説,再牢固的收視習慣也是由媒體逐漸培養起來的,並且,隨著時代的變化也在發生著劇烈的改變。既然《中國新聞》關注的是長期信譽的建立而不是短期的收視率和轟動效果,應該在借鑒其他媒體風格的同時深入考慮如何確立自己的特色。在技術上與國際接軌固然重要,但節目的最終目的還是要向世界發出中國的聲音。如果是簡單的接軌,而沒有創造,便只有千篇一律的國際化,而沒有獨特的中國聲音了。

  ★不同的觀眾可能會對《中國新聞》的“中國”兩字有不同的理解,比如我在國外時主要關注的是來自中國的消息,長期單方面地接收海外媒體在很大程度上對中國的情況開始感覺陌生,而《中國新聞》可以提供一些比較鮮活的、具體的來自中國的生活場景。但其他一些觀眾可能還包括《中國新聞》的主創人員更希望它在國際事件中表達中國的立場。但是從後一個要求來説目前《中國新聞》需要做的還有很多。既然要表達中國的立場,國際新聞的素材就不能主要來自於跨國的通訊社和西方主流媒體,應該增加自己的采編能力。

  ★剛才我已經提到採用固定新聞評論人的弊端,時間一長,再新鮮的觀點不經過升級、互動與反思都會變得模式化。我認為除了邀請不同領域的、特別是不在媒體工作的專業人員,還可以視情況邀請普通公眾參與對公共議題的討論。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改變媒體的固定思維,媒體只是為公眾提供一個充分發表意見的平臺,引發進一步的思考,而不一定非要給出最正確、最權威的答案,其實媒體根本做不到這一點。

  ★世界上沒有純粹客觀的新聞,播報的過程中無論怎樣都要反映出一定的態度和立場,當然這種反映有兩個層面,一個是直接的、明白無誤的表明自己的立場,這樣就把自己定位為一個表達觀點的渠道,歡迎不同的意見甚至爭論;另一個是表面上聲稱自己只是報道事實,由觀眾自己來判斷,但在選擇內容、用詞、鏡頭角度、剪輯方法等等各操作層面隱蔽的表達了對所報道事件或人物的價值判斷。個人認為前一種尊重觀眾,而後一種蔑視觀眾的智慧。

<<上一頁下一頁>>
第2頁
(編輯:郭翠瀟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