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美國和俄羅斯圍繞修改和反修改《美蘇限制反彈道導彈系統條約》(簡稱反導條約)的鬥爭愈演愈烈,陷入互不相讓的僵持階段。為了打破僵局,俄總統普京先後向美國和北約及歐盟提出聯合建立導彈防禦系統的建議,但至今未得到積極回應。世界輿論擔心,如果美國違反反導條約,實施國家導彈防禦系統計劃,將引發新的軍備競賽,威脅世界和平與穩定。
反導條約是1972年5月由當時的蘇聯和美國領導人在莫斯科簽署的。條約只允許雙方在各自首都周圍和一個洲際彈道導彈地下發射井周圍建立反導彈防禦系統,除此之外不得部署全國性導彈防禦系統。反導條約被看作是維護全球戰略平衡與穩定的基石。正是在此基礎上,美蘇(俄)兩國才坐下來進行核軍控和裁軍談判。
冷戰結束後,美國霸權主義慾望急劇膨脹。它一味追求自身的絕對安全,企圖取得對俄的戰略優勢。去年3月,美國國會參眾兩院通過了國家導彈防禦系統(NMD
)法案,今年年內有可能付諸實施。這項計劃顯然違反了反導條約。為了使違反條約的行為合法化,美國軟硬兼施,要俄同意修改反導條約。如果按照美國的意志修改條約,多年形成的俄美戰略平衡將遭到破壞,並直接導致新的軍備競賽。這是俄羅斯堅決反對的。
在這種情況下,俄美兩國就美國要求修改反導條約問題開始了艱難的談判。俄羅斯雖然國力不濟,但立場強硬。俄外長伊萬諾夫警告説,如果美國採取單方面行動,破壞反導條約,俄美建立的戰略裁軍機制將毀於一旦,俄方將對此作出反應。戰略火箭軍總司令雅科夫列夫表示,如果俄被逼無奈,將解決新型洲際彈道導彈“白楊—M”的分導多彈頭問題,重新制定生産中程彈道導彈的計劃,並增加巡航導彈的核彈頭數量。
不過,在反導條約問題上同美國頂牛不是俄總統普京的本意,也不符合俄新政府的外交方針。為了尋求解決問題的出路,普京在克林頓6月3日抵俄訪問前夕,出人意料地提出和美國共同建立反導彈系統的建議,但被克林頓婉言拒絕。克林頓説,他“不反對”這個建議,“問題是要解決共建的技術問題,至少需要10年時間”,“而對美國的核威脅過5年就會到來”。為了安撫俄羅斯,克林頓承諾美國“不想退出反導條約”。美國還同意與俄羅斯共建導彈發射早期預警系統情報交換和相互通報導彈發射的聯合中心。
普京在莫斯科的外交攻勢碰了軟釘子後,又迂迴到北約國家挖美國的墻角。6月5日他在羅馬同意大利總理阿馬托會談時,又提出俄羅斯願和歐盟及北約內的歐洲國家聯合建立反導彈系統。他認為,這樣做既可避免本地區的力量失衡,又能確保每一個歐洲國家的安全。但是,北約發言人表示,北約要在得到俄的書面建議後再作出評價。
俄美在維護還是修改反導條約方面的爭執還將繼續下去,但俄顯然也在尋求以某種方式解決這一爭端。普京表示,俄美雙方在這個十分複雜和敏感的問題上存在著解決問題的基點。近年來的事實表明,俄美之間的利害衝突往往靠俄羅斯作更大讓步求得緩和與解決。(東方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