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科技頻道 > 足跡 > 節目內容 > 正文

霓裳艷影

央視國際 2004年09月22日 15:56

  主持人:古往今來,衣食住行都是老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四件大事,而穿衣之所以能排在首位,除了因為衣服可以遮體禦寒,更因為它能體現一個人的社會地位和生存狀態。從1949年到現在,中國服裝已走過了半個多世紀的歷程,回首這50餘年中國人著裝的變化,好像是在敘述著一個跌宕起伏的故事,我們不但可以從中透視出這個“衣冠大國”的社會發展軌跡,更能發現服裝的變化其實是與科技的發展密不可分的。

  解説:1949年,伴隨著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新中國成立了。翻身做主的勞動人民在歡天喜地迎來新社會的同時,著裝品位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傳統的長衫旗袍逐漸為具有布爾什維克革命意識的服裝樣式所取代。

  採訪袁仄:這是一個新社會,決然跟舊社會是不同的。所以在服裝上也出現了可以説天翻地覆的變化,這個時候主要是最流行的就是來自於解放區的那種列寧裝,人民裝,以及中山裝等等。那麼原來舊社會留下來像西裝,旗袍,也就在50年代當中慢慢的慢慢地隱去了,整個從50年代開始,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後,人民的衣著的習慣,審美趣味也開始從原來,舊社會那種追求奢華,攀比等等,開始走向追求樸實,簡單,這樣一種風格。

  解説:縫紉機幾乎是那個年代中國百姓家家必備的物件,大大小小的裁縫鋪更是人們生活中時常光顧的地方。

  採訪袁仄:它當時的成衣率,也就是説大家到商店裏買衣服的還是比較少,大量的還是買布,回到家裏自己裁,自己做,特別是孩子的,我們大人有時候請裁縫鋪裏面,外邊量體裁衣,整體來講,當時的服裝行業還是低水平的發展。

  解説:一個國家的服裝行業興旺與否,除了與經濟發達程度有關,更與紡織技術水平密不可分。那時,我國的紡織産品使用的完全是棉麻絲毛這些天然纖維,再好的衣料只要一經水洗,幾乎都會縮水變形,堅固程度也很差。

  採訪高緒珊:天然纖維它是跟大自然很和諧的,就是穿上去應該説是舒服的,但是它強度比較低,所以穿著穿著就要破,所以中國五十年代、六十年代,那學生上學衣服和褲子上都有補丁的,戰士也有補丁的,這個衣服上,都有補丁,不夠結實,另外耐褶皺性比較差,一洗滌以後如果不熨燙的話很容易皺褶,再一個就是它,耐腐蝕性比較差,特別是毛類的織物,是天然纖維絲毛,它容易被蟲蛀、蟲吃,所以缺點還是有很多,當時主要是人們的要求,就是説能穿上衣服、能夠保暖那麼就行了,所以就沒有什麼要求。

  解説:事實上,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只不過在艱苦樸素、勤儉建國的思想感召下,那時的人們已經逐漸養成了“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的著裝作風,但是有一件事還是讓人感到尷尬。

  採訪高緒珊:中國最早的乒乓球隊出國的時候,那個時候就介紹過,他們穿的紅色背心染色,出了汗不敢靠在椅子上,汽車的椅子上會掉色的,所以那個年代做的衣服有很多,沒有洗衣機,第一次用洗衣機的時候他要聲明我這個不要跟別的衣服一塊洗,因為它要掉色,所以問題還是有一些。

  採訪張鎂:50年代我們國家工業比較落後的,當時面料的染色,還有印花這些工藝,大部分都是手工的比較多,那麼比較大的一些工廠,可能會有一些機器,那麼手工的情況什麼樣,大部分一個大鍋,然後底下燒煤,燒柴,然後底下放一些染液,然後大家拿棍子在那兒攪,也有家庭自己染,上商場買幾罐小的顏料,然後烹盆裏面,煮一煮,染一染,然後再清洗一下,這就染出來了,那麼這是比較落後的情況,但是自己染的情況也很多。那麼這樣的情況是什麼,染出來的顏色不鮮艷,色的牢度也不好,一洗就掉顏色。

  解説:除此之外,由於手工染色完全是靠人的肉眼分辨顏色,因此不同批次染出的布料還時常會出現較為明顯的色差。

  採訪張鎂:顏色染的鮮艷不鮮艷,均勻不均勻,受很多東西的影響,一個你拿什麼東西去染?這個布是什麼材料,第二個染料是什麼材料,第三個染色工藝,溫度,時間,還有壓力,對它的染色的均勻不均勻,染色的顏色好不好,影響都非常大,所以技術含量很高的。那麼當時那個機器,一般就控制不了這些條件,大部分靠人來控制。比如説有一些染工,技工,那都是技術大拿,靠他本身的經驗,染出來一看,比如顏色欠了,加一勺這個,加一把那個,沒有一個很確切的概念,要不拿手一摸,這個溫度低了,升點溫,溫度要是高了,就加一點涼水,一般這樣控制。

  解説:儘管50年代的服裝無論從面料、顏色、花型上看,都比較單一,但崇尚樸素美的人們並沒有因為自己的衣服不挺括,易褪色、不耐穿而感到過多的遺憾,巧手的裁縫們依然可以通過變換一些細小的裝飾,使姑娘們的連衣裙花樣翻新。

  遺憾的是,這樣的日子並沒有持續多久,隨著大躍進等一次次政治運動的到來,人們可用在服裝上的開銷越來越少,而即使有錢,沒有布票也一樣做不成衣服。

  主持人:我手裏拿著的這些布票,就是那個物資短缺年代所特有的産物。就拿北京市來説,那時候,一戶普通人家每人每年只可以領到十幾尺的布票,這就是説每人每年最多只能做上一兩身新衣服。因此在許多家庭中,衣服幾乎都成了“傳家寶”,爺爺奶奶捨不得穿的毛料衣服傳給父母,父母穿舊的衣服改小了傳給子女,而那時又是多子女制,所以這改過的衣服也往往是由大孩子再傳給小孩子,傳到最後肯定已經是打上了補丁。

  解説:然而,就在人們穿著洗褪了色、甚至打著補丁的衣服,全身心投入到國家建設的洪流中時,沒有多少人會想到,此時中國人的穿衣和吃飯問題,幾乎成了一對不可化解的矛盾。

  採訪高緒珊:當時就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遇到了一個矛盾就是全國的人口這麼多,糧食不夠,所以糧食就不能夠跟棉花在一起來爭地,應該棉花和這個紡織用的原料必須讓步,這個棉、麻必須向天然纖維自己生産,必須向糧食讓步,所以就必須想辦法搞新的一些原料,就是要解決我們國家的穿衣服問題,必須開發化學纖維品種。

  解説:60年代中期,就在紡織科技工作者為了解決國人穿衣難問題,向人造纖維領域邁進的時候,仿佛是一夜之間,中國人似乎只對一種衣服情有獨鍾了。

  採訪袁仄:到文化革命時候,我們大家都穿著當時最流行紅衛兵裝,紅衛兵是過去的軍裝,另外部隊的軍便裝,中山裝等等,就是相當的簡樸的服裝。

  解説:伴隨著一片不愛紅裝愛武裝的口號聲,幾乎所有的妙齡女郎都幻想著能“綠”裝素裹,盡顯“妖嬈”。大街小巷中穿梭的人們,都被淹沒在一片藍灰色的海洋中。無論男女老少,不管何種職業,大家都穿著同樣的衣服,千人一面,萬人一體,個性不能被張揚,只能被打倒。這段時期我國的紡織工業技術水平也幾乎處於停頓狀態,直到六十年代末,一種叫做維尼龍的新面料的出現,才為中國人的服裝注入了一些新的生機。

  採訪高緒珊:當時就是從日本引進了他的維尼龍設備和技術,在我們國家維尼龍廠就是在北京這個牛狼山這麼一個廠,年産的量也很大,二萬噸的産量。那麼在這個基礎上又再擴大到十個大的維尼龍廠,大量的維尼龍的出現就可以彌補天然纖維這個棉的不足,所以當時用維尼龍産品還可以的,也一定的強度。

  解説:維尼龍實際上就是一種人造的化學纖維,與棉、麻、絲、毛這些傳統的天然纖維不同的是,它是由石油或電石的提取物經過機器拉制而成的,將它與棉毛等天然纖維混合後,紡出的服裝面料非常結實耐磨,而且成本低廉。

  採訪高緒珊:用布票買布的時候,是一尺買一尺,你要買微遍混紡布是一米買三尺,因為人工加工的比較快,生産週期短,那被佔地面積也很小,所以解救我們國家人口眾多土地少的這種情況,是非常有英明的措施應該説。

  主持人:現在您看到的就是兩卷紡織用的棉紗,從外觀上看它們似乎沒有什麼不同,但是如果您對著光線仔細看,就會發現這一卷幾乎是沒有什麼反光的,而這一卷則有明顯的反光,這是為什麼呢?原來呀,沒有反光的這卷紗完全是由天然纖維棉花紡成的,而有反光的這卷則是在棉纖維裏面添加了人造纖維。現在讓我來試試它們的抗拉伸強度,果然,這天然纖維紡的紗還真是不如添加了人造纖維的混紡紗。那麼我們可以想象,用它紡出的合成纖維面料會是多麼結實耐用。

  採訪高緒珊:60年代的面料特點就是説,它就已經在這個天然纖維、棉裏面、毛裏面摻雜了再生纖維素纖維,也就是説維棉、維尼龍纖維,維棉還有黏膠纖維,這樣的話人們穿著以後就覺得是穿著高科技的衣服,誰穿的我這是維棉的衣服,這也覺得很好,很自豪。那麼纖維看起來,它的舒適性實際上還趕不上棉,但是它有一點挺闊的表示,染色性趕不上棉,但是總的來説有點挺闊,人有挺闊,有線條了,就當時的情況下就很美了,所以學生穿的制服幹部穿的服裝,它的還有公務員穿的服裝都有一條線就比較好了。

  解説:1976年打倒“四人幫”以後,伴隨著思想解放的浪潮,中國人的著裝理念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久違了的花衣服終於又回到人們身上。

  採訪高緒珊:20世紀的80年代,這個的確良就風靡一時,的確良就是(英文)滌綸合成纖維和我們的混紡,這種纖維大家用起來就感覺到,不用熨燙,這是頭一次發現這樣的情況。另外人穿上以後,各個人都精神了。

  解説:這段影片中男女主人公身上所穿的的確良襯衫和具有抽象圖案的連衣裙就是當時最時尚的裝扮。

  採訪袁仄:80年代初期,開始服裝産業在得到了全方位的重視,上至中央領導,下至居民百姓,這個時候已經開始了出現一些,高等院校也開始有了,服裝教育,也是剛剛開始起步,有了服裝設計,服裝流行的研究,流行色協會也開始成立,80年代初期,第一次有了上海流行色協會,當時中國流行色協會,在上海開會,有一支來自於工廠女工的模特隊進行了第一次的時裝表演,這在當時來講,我們剛剛改革開放的時候,是非常了不得大事情,從此以後,我們開始國民都在看到了越來越多服裝新樣式。

  解説:整個80年代,喇叭褲、牛仔褲、蝙蝠衫、太陽鏡,在愛美的年輕人中廣為流傳。一個個舞動的身影背後,演示不住的是人們被壓抑已久的對美的追求、對幸福生活的嚮往。

  採訪袁仄:當時大家都不會穿,但是大家就模倣電視劇裏面的類似渴望,還有日本電視劇,甚至這個國外的西方的一些電視劇當中的一些人物的服裝,樣式,甚至它的眼鏡樣式,把這個作為一種時髦,實際上這些樣式未必就是當時國際的流行,但是由於我們國家封閉太久太久,所以人們一種饑渴型一種消費,所以當時來自於南方廣東,按照今天來看非常難看的服裝,都能夠賣得非常好,它當時出現一個新的名字倒爺,有一些人從南方我們過去沒有見過服裝款式,銷售到全國各地。

  解説:此時,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人造纖維製造技術的也日見成熟,80年代,以棉、麻、絲、毛為代表的天然纖維製成的服裝面料逐漸失去了主導地位,而滌綸、錦綸、丙綸、氨綸這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化纖面料,則以千變萬化的姿態贏得了人們的青睞。這段時期我國的服裝成衣化比例也急劇攀升。

  採訪袁仄:就是我們整個服裝産業發展,在80年代到90年代發展非常的快捷,現在我們90年代我們的有一些企業的加工能力,已經在世界上都是一流的,它的加工質量也是世界上一流的,那麼我覺得生産的加工的量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我們成了一個世界上最重要的一個服裝大國,當然我們還不是強國,主要是我們在這個過程當中,中國的服裝還缺少自己的品牌,自己的設計,目前還落後於國際上的發達國家。所以90年代我們的服裝行業通過了一系列的名牌工程,名師工程,來不斷地刺激我們的服裝産業,同時我們的消費者,也越來越成熟,不像以前的消費者,早期的消費跟風的,張三穿什麼,他李四跟著買,你在哪兒買的,我也到那裏去,現在到90年代以後,大家追求個性化,所以這個服裝的需求,和服裝的花色品種越來越豐富。

  解説:也就是從那時起,無數令人眼花繚亂的流行服裝樣式,鋪天蓋地捲入到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著裝品位不斷求新求變的人們,對服裝面料的色彩、花形也都日益講究起來。

  主持人:印花是紡織印染行業一個必不可少的技術步驟,它的發展也與科技進步密不可分。現在我拿著的就是一套過去的印花圖樣,那時要把這樣一組圖案印到布料上,首先要進行手工分色,就是説把同一種顏色的圖案描在一張透明的膠片上,有幾種顏色就要描幾張底片,比如説這個圖案,一共要描三張膠片,然後再拿這些膠片去製作印花的版網,進行印刷。那麼這種手工分色的方法能夠分出來的顏色層次很小,頂多也就能分出四五套顏色,而且也不精確,更重要的是它的工作效率非常低。

  解説:90年代,傳統的手工分色方法已經為計算機所取代如今,滾筒印花成為紡織行業最常見的印花技術,設計師利用計算機輔助設計軟體進行圖案設計,並由分色軟體精確分辨出不同顏色的花形比例,而剩下的工作盡可以交給與之相連的自動制網機去完成了。

  而困擾了印染行業多年的染色色差問題也得到了徹底解決。現在,技術人員只要將色樣或已有的料樣進行掃描,計算機就可以迅速分辨出構成這種顏色的紅、黃、藍三原色比例,再由自動吸料裝置精確地調配出所需的染料。自動控溫控壓的大型染色罐,也使染出的布料,顏色更加鮮亮、牢固。

  採訪張鎂:通過人工電腦測色,配色,這樣準確度提高了很多。那麼現在這個打樣一般用的時間很短了,而且它整個數據庫化,隨時可以調用各種材料,比如布如果一樣的布,用一樣的染料,如果染到什麼樣的顏色,需要什麼處方,數據庫一調就可以出來。

  解説:數碼紡織技術就是傳統印花工藝的革命,它可以將面料印花圖案的設計和印染合二為一,比傳統印花的速度大大提高。面料設計師通過數碼相機、掃描儀等輸入手段將花形圖案輸入計算機,在計算機上完成圖案和紋織的設計,最後通過數碼印花就可以在織物上印出所需的各種印花圖案。數碼印花是數碼紡織的關鍵技術,它是是通過打布機直接在布料上打印圖案,這就跟我們平時用的打印機在本質上完全一樣。

  採訪張輝:數字印花它其實現在有點類似我們噴墨打印這種原理,只不過它的打印介質和墨水發生變化,那麼一般來説墨水主要針對紡織材料用的墨水,經過打印以後,經過後處理它能夠起到固色作用,經過洗了,曬了沒有什麼問題。和傳統印染相比,最大優點沒有污染。那麼這是一個。還有一個可以提供個性化的服務,你可以隨便找一些你所喜歡的圖案,設計好通過CAD來看看是不是好看,屬於你覺得很漂亮,我可以通過數碼印花把它打在織物,然後做成服裝,這樣我覺得更能體現出人的個性。

  解説:在追求審美個性化的同時,近年來人們也開始注意到了服裝穿著的功能性與舒適性,曾經流行了十幾年的合成纖維服裝面料,因為吸汗透氣性差、存在靜電,已不再被看好。

  採訪高緒珊:應該説美觀加舒適,這個科技工作者要求,從我們這兒研究來説,天然纖維的優點它舒適,色彩和諧,跟合成纖維的優點挺闊,結實,耐腐蝕把這兩者的優點結合,所以最好我們創造一種新的纖維,這種纖維既舒適,同時又結實挺闊,所以這個研究21世紀 纖維科學工作者紡織材料工作者研究一個中心內容。

  主持人:現在我身上穿著的這件衣服,它既具有純棉面料的吸濕透氣性、又具有合成面料輕薄、挺括、有彈性的特點,而且是免熨燙,不變形,穿在身上也很舒服。這件衣服使用的就是由我國紡織科學家最新研製成的一種叫做分型滌綸的面料做成的。

  採訪高緒珊:天然纖維的特點,就是它的結構,從內部到外部,它是纖維內部是扭曲的,而合成纖維是橫片豎直的,所以我們就採取了科技的研究,在成型過程當中,我們把纖維內部的結晶,也就是納米尺寸的結晶,它的例子扭曲,由於它的扭曲,整個纖維扭曲,你外面看不出來,但是它已經扭曲,這一扭曲的結果,纖維除了挺闊以外,它挺蓬鬆,吸濕透氣性也好,染色性也好,所以它就真正能做到天然纖維和合成纖維的結合。

  解説:二十一世紀,回歸自然、講求環保的著裝理念逐漸深入人心。從無須染色的彩色棉花、彩色蠶絲,到取材于天然的大豆纖維、竹纖維,以及各種足以以假亂真的倣毛、倣皮面料,各種不破壞環境、穿著起來又美觀大方的高科技環保服裝層出不窮,中國人的服裝潮流隨著新世紀的到來又揭開了新的篇章。

  主持人:服裝短缺的年代,結實耐穿,是人們追求的目標;服裝豐足以後,舒適美觀是人們追求的目標。服裝的功能從單一的遮體禦寒,到同時滿足人的審美需求,這種顯著變化的背後反映的正是我們社會發展的進程。那麼社會在進步,我們的著裝要求也在進步,這也成為推動服裝技術進步的動力,而只有技術進步了,才能滿足我們更高的著裝要求,如此的循環往復,您説,我們的生活怎麼能不變得更加美好呢?

(編輯:戴昕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