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中醫藥在台灣

台灣針灸研究

央視國際 2004年08月24日 15:05

  台灣針灸研究起步于70年代,以科技界、醫學界為主要研究力量,並於1972年提出“以傳統針灸為基礎,佐以現代醫學之技術及學理,觀察針灸對治療疾病、鎮痛、麻醉的臨床實效,並探討其機理,生化反應,進而找出其作用的機轉”的研究目標。

  僅短短幾年,台灣針灸就迅速從臨床研究轉向基礎研究為重點,著重于應用現代醫學知識探討針灸治病的真蒂。他們應用解剖方法、神經生理方法,以宏觀、層次、斷面等各側面對穴位進行分析。在經穴實質的研究方面提出“穴樹”説,發現人體經穴下,除血管與神經交合的束狀組織外,還包含由這個束狀組織向皮下延伸出去的各組織機構,其狀似樹叉,穴樹又分深、淺兩種;分別病人性別、身高、體重,以電腦斷層掃描背部,進行統計分析,尋找不同體型病人各穴位得氣的安全深度;在探討針灸止痛機理方面,提出外制止痛與神經系統功能、經絡的作用有關等理論,並進一步探討針刺的“強弱關係”、“先入為主”、“佔位優勢”等對止痛産生的實質性影響。針灸界還應用“案值儀”等作為中醫研究氣血的工具,以“秦”作為人體能量,即中醫氣血的測量單位;在針灸器材上推廣“無菌包裝用後即棄針灸針”;同時還推出“針灸處方的西化模式”。該模式根據病人的病因、病機、體質和病情,結合食穴的功能和配伍原理,用一種簡便的公式經電腦處理,開出病人針灸主穴、配穴的處方。

  台灣針灸研究目前已邁向針灸與物理能量觀念結合的生物能二醫學期,發展生物能診療觀念。針灸界認為,應當樹立當代針灸一醫生的新形象,提出當代針灸醫生必須具備對人體構造、生理以及物理、化學、檢驗等新觀念、新知識,才能揭示針灸的機理,實現針灸現代化的認知。

  (資料來源: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國中醫藥文獻檢索中心)

(編輯:吳曉洋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