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中醫藥在台灣

台灣中醫藥的行政管理

央視國際 2004年08月24日 15:00

  台灣中醫藥的行政管理隸屬於台灣行政院衛生署。衛生署下設醫政處、藥政處、中醫藥委員會及藥物食品檢驗局等部門,分別掌理中醫藥的行政管理及發展科研方向等事宜。

  醫政處:負責中醫醫政管理,計劃中醫發展有關方向,如制定、審核中醫發展有關法令;規劃將中醫藥納入台灣醫療網計劃;提高中醫師素質,中醫醫療品質以及開展醫院評鑒,規定勞保中醫院的條例等。

  藥政處:管理中藥製造、販賣等事務,如根據台灣“藥物藥商管理法”訂定相關制度及監視法則,保證中藥製造及輸入的品質;推行“優良藥品製造規範”;促進中藥科學化;訂定“藥師執行中藥業務”條例以及提出中藥發展規劃等等。

  中醫藥委員會:該會下設中醫組、中藥組、典籍組、研究發展組及秘書室。該會原是個諮詢、協調機構,1985年6月才開始試辦部分中醫藥行政事務及研究發展工作。目前,衛生署已擬具“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組織條例草案”,送請台灣立法院審議,待三讀通過後,中醫藥各項行政事務及研究發展工作才正式收歸中醫藥委員會管理。

  藥物食品檢驗局:該局是台灣衛生署附屬單位,是個管理及研究並存的實體,下設5個小組及4個中心,其中第三組為中藥生藥學組。該組負責管理中藥檢驗及分析工作,如受理廠商及輸入中藥申請查驗登記檢驗、接受司法單位送檢,衛生機關抽驗樣品的檢驗,以及單位、消費者送檢,以監督市售中藥的品質。該組還直接參與中藥標準化的有關研究,如設定標準中藥材規格、中藥方劑化學成分定量規格、及標準方劑規格等等。為台灣中藥材及中藥製劑的品質管理研擬措施,建立標準。

  台灣中醫藥行政管理重點

  醫政重點:提高中醫醫療服務品質:評估中醫門診、住院管理及療效,完善中醫醫院評鑒制度。

  提高中醫師素質:繼續開辦“中醫師進修班”,計劃輪訓60歲以下所有在職中醫師,充實其醫學新知;開展中醫醫院評審,評出合格的醫院列為教學醫院(目前已評出29家),以增加中醫係學生及中醫特考及格人員臨床訓練場所。

  將中醫醫療納入全民健保,協助保險局辦理繼續開放中醫醫療機構公、勞保業務。

  建立中醫師管理電腦資訊系統:將中醫師檔案,包括中醫師證書資料及執業動態資料納入電腦管理。

  藥政重點:

  建立中藥管理電腦資訊系統:將中藥製造許可證的展延、變更,以及輸入中藥的有關檔案納入電腦管理;建立藥物處方成分審查作業系統,確保中藥審查作業的時效。

  進行中藥處方標準化建設研究:選定中醫師常用的160個方劑處方,同時收集國有中藥典籍及中藥許可證處方,經中藥審查委員會研議出最佳處方,公告廠商遵循。

  研擬中藥材品質標準,佐以行政措施推行薄層層析檢驗法、高效液相層析檢驗法,保證每批次中藥産品質量均一性。

  中藥傳統劑型實施“優良藥品製造標準”,確保中藥製劑品質。

  訂定中藥臨床試驗辦法,以利開發新的中藥配方,拓展中藥的醫療領域。

  進行中藥藥效的再評估,以淘汰個人的經驗方。

  中醫師特考,亦可參加西醫師特考取得中、西醫雙項執照,致使大多數中醫係學生畢業後改行執業西醫。據一項調查報道,至1989年底,大學中醫係共1250名畢業生中,執業中醫師還不到250人(僅佔20%);國民黨遷臺至今,台灣地區共舉行20次中醫特考,及格人數累計2076人(平均每次約104人左右)。就1982~1985年間4次中醫特考及格人員學歷觀之,大學以上程度僅28項,專科佔24%,高中以下學歷佔48%。由此可見,特考産生的中醫師素質不高,且數量有限。

  台灣考選部原則決定,停辦中醫特、檢考試,中醫師的培養將轉以教育著手。如果中醫教育不再增加,加上中醫師隊伍自然減員,中醫師仍然是供小于求。因此增加中醫人才的正規培養渠道及隊伍的穩定刻不容緩。

  (資料來源: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國中醫藥文獻檢索中心)

(編輯:吳曉洋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