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中醫藥在香港

香港中醫藥發展的歷史回顧

央視國際 2004年08月24日 14:45


  自古以來,港人就有運用中醫中藥治療疾病和養生保健的傳統習慣。1840年鴉片戰爭後,香港就淪為了英國的殖民地,英政府正式統治香港時,曾作出過承諾,表示尊重中國人的傳統風俗習慣,允許保留一切中國的傳統習俗,中醫藥作為傳統習俗之一,才得以生存和發展。但由於港英政府一直對中醫藥採取歧視、壓制和排擠的政策,使香港中醫藥業起起落落,幾經波折。

  一、中醫藥佔醫療主導的時期

  以往,港人就有運用中醫藥治療疾病和養生保健的風俗習慣,英政府接管香港後,對中醫藥行業不加干預,也無法律管理,因此華人在香港用傳統醫術行醫,無須向衛生署辦理登記,只須向稅務部門辦理商業登記即可掛牌行醫。由於中醫資格無一定標準,無論中醫藥水平如何,都可自稱中醫而懸壺行醫,因此中醫師在港島、九龍、新界之高樓大廈、街頭巷尾,直至屯裏鄉間,處處可見,有人稱之為“十步百步移,抬頭見中醫”,可見中醫在香港之普遍;但另一方面,這也造成了庸醫充斥,使中醫名譽受到了嚴重的損害。   1884年,香港頒布了醫藥登記條例,頒布這條法例的用意,主要是確定西醫的標準,並非限制中醫中藥。條例中明文規定,凡使用西方醫學必須依法進行登記,而中醫不受該條例的限制,這是因為香港開埠之初,西方醫學尚未在中國普及,所以必須依法登記。當時,制定該條例是因為本港地區中西醫各立門戶,而華人習慣於中醫治療,故有第三條華醫不受該條例限制的規定,給予華人自由是壺行醫的權力;另一方面,對於西醫執業則嚴加取締,因為當時本港華人尚不能接受西方醫學,西醫執業者多為西方人,而就診于西醫者也以西方人為多。因此從“開埠”到1945年,實際擔負香港醫療保健工作的是中醫,而以整個十九世紀裏最為顯著。據統計,十九世紀末香港人口已增至24萬人,中醫門診平均每年為11.6萬名,即超過45%的人曾就診過中醫,放在此期間中醫藥已成為香港醫療保健的主體,對香港人民的健康起到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二、中醫藥的高峰時期

  1872年,東華醫院開診,成為第一家以中醫藥為主治療疾病的公立醫院.不僅門診部全用中醫中藥進行診治,門診部全用中醫中藥進行診治,而且對留醫患者也是應用中藥,醫院內設有中藥庫和煎藥房,方便患者服藥。至1940年,是香港中醫藥業的頂峰時期,當時東華醫院已聘用中醫16名,每日義診3小時,中醫門診量約8倍于西醫,並贈藥予患者。尤其是“七七聲溝橋事變”後,大批華人遷居香港,到1940年香港人口已超過150萬,龐大的人口,醫療服務需求不斷增大,於是相應增加了東華三院的負擔,每天到東華醫院求診的患者絡繹不絕。為了應付繁重的工作,院方不得不將藥方編成《驗方集》,將各方編成固定號碼,患者到藥房即可按號碼取藥,在工作上收效迅速;另一方面,將處方藥製成粉劑,既方便了患者,又節省了藥材,成為了香港中醫中藥劑型改革的開端。   1937年10月廣州淪陷,廣州漢興中醫學院遷至澳門,廣東中醫藥學專科學校也遷至香港,在跑馬地找到新校址後即恢復上課,校中教職員工大批從南下而來,由陳任枚任校長,周仲房任教務主任,講師包括呂楚白、羅元消、劉赤選、朱愚齋等人,皆屬當時中醫藥界的名家。當時港紳何甘棠因曾跟隨國內名醫蔡咏南學習過中醫,也被院方聘為客座教授,當時,人材薈萃,極一時之盛。

  三、中醫藥的低谷時期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佔領香港後,香港中醫藥事業也發生了重大轉折。1942年7月,日方在港成立了“總督部香港中醫學會”,制定中醫資格標準,辦理中醫登記,容許中醫繼續行醫;但另一方面,日方認為中藥服用需煎煮,手續煩瑣不適合戰時需要;下令取消了東華醫院的中醫門診和病房,只留用原來的西醫。這樣,有數十年曆史的東華三院中醫門診,從此一蹶不振。戰後東華醫院雖仍保留中醫門診,但已停止贈施中藥,只保留了一間小房象徵性維持中醫藥治療。所以日本帝國主義佔領香港的5年,嚴重摧殘了香港中醫藥的發展。

  自東華三院停止施贈中藥之後,為了維護中醫團體贈醫施藥的優良傳統,戰後許多個中醫團體聯合其他社團,于每年夏季都舉行贈醫施藥,這個優良傳統一直維持到現在還繼續保持著。

  另一方面,由於二戰期間抗生素的問世,使中醫在內科領域的優勢大不如以前。而且當時診治的疾病中,80%屬傳染病,即中醫所指的時病。自抗生素面世後,中醫療效明顯處於下風,香港醫藥界出現“中消西長”的局面。另外,中藥價格不斷上漲,使西醫門診及西藥房日漸增多,而中醫藥行業則出現不景氣的現象。

  四、中醫藥的復蘇發展時期

  五十年代初期,國內外著名中醫學者大批涌入香港定居,人材濟濟,成為香港中醫人材最鼎盛時期。 1953年間,香港中醫藥界首次與國際東方醫學家展開交流,各界對中醫藥感興趣的人士也開始了對中醫藥的學術研究。

  七十年代初,世界掀起“針灸”熱潮,加上香港腦科專家創造針刺戒毒取得了較好療效,引起世人的矚目,給針灸界帶來了一片空前未有的興旺。短期針灸培訓班的設立有如雨後春筍,不少外國人還專程來香港求學取經。

  1955年4月,日本東洋醫學會在京都大學召開國際性學術大會,香港一些中醫團體首次接到此類國際性學術會議的請柬,成為香港中醫藥界進行國際性學術交流的開端。此後,香港又承辦了多次國際性中醫藥學術會議,如1985年7月16~19日世界衛生組織在香港召開了“針灸穴名標準化會議”,參加會議的有11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1991年7月,香港中醫學會在港舉辦了一次國際性中醫藥學術會議,有國內、台灣、澳大利亞、美國、東南亞等地專家學者200多人參加,成為香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中醫藥學術會議。隨著國際性學術交流活動的不斷開展,香港中醫藥學術研究正在日益繁榮。

  五、發展展望

  進入90年代,香港中醫藥界先後出現多件令人矚目的事件,一是全港中醫師公會聯合會成立,象徵港九中醫藥界正加緊團結,為爭取中醫藥專業地位向前跨進了一步;二是香港中醫學會成立,給中醫藥界帶來新的希望;三是國際中醫藥學術研討會在香港首次召開,這些都是令人振奮的事情。但目前,香港中醫藥界仍以個體性經營為主體,且以中醫中藥商業性經營為主。一方面經營者的生産和經營具有極大的盲目性;另一方面,由於缺乏專業部門的規範性管理,中醫藥産品的用藥安全也得不到一定的保障,造成了香港中醫藥發展的滯後。但根據香港的地域、經濟影響以及傳統市場,香港一直是我國中藥集散出口的重要基地,回歸後的香港必將在我國中藥出口創匯中起到關鍵性作用;另外,由於香港的高科技優勢及資金優勢,其中醫藥學術研究必將成為內地中醫藥領域的有力補充,對促進中醫中藥走向世界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資料來源: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國中醫藥文獻檢索中心)

(編輯:吳曉洋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