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醫藥名家

德國慕尼黑大學醫史研究所所長:文樹德

央視國際 2004年05月24日 15:01


德國慕尼黑大學醫史研究所所長 文樹德

  【主持人】有人説德國的數學二進制與中醫的八卦在某種意義上有一定的淵源,所以中醫文化在德國的普及也就具有一定的優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中醫藥在德國的發展情況,讓我們走近一位在德國進行中醫藥文化普及的學者——文樹德。

  【主持人】文教授您好,我知道您是從事世界醫學史研究的,而且是一位漢學家,翻譯了大量的中醫學方面的著作,比如説《黃帝內經》、《難經》等等,那我很想知道您最初從事中醫學方面研究是出於什麼樣的原因?

  【德國慕尼黑大學醫史研究所所長 文樹德】那是35年以前,那個時候在德國知道中醫中藥的人還是非常少,可是我們那個時候覺得,比方説《本草》這些文獻裏面的知識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我們在歐洲不認識這個知識,所以我那個時候開始分析,從漢朝以來《本草》歷史的發展,寫了一本書給西洋讀者介紹一下2000年以來在中國發展的用藥物治病的知識,這是我對中醫中藥有研究經驗的開始。

  【主持人】那在這35年的過程中,在研究中,您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麼呢?

  【德國慕尼黑大學醫史研究所所長 文樹德】最大的困難當然是語言,因為每一個文化用它自己的、當代的語言為了發表它的知識,它的思想。2000年以前比方説用比喻,為了表示他們對於身體、對於疾病、對於健康的知識和近代我們用的名詞術語很不一樣。所以問題是應該按照那個時候的內容或者名詞術語的意思翻成英語,翻成德語,或者應該按照近代的看法把以前的名詞術語翻成近代的名詞術語,有這樣的困難,我想這是最基本上必須先解決的一個困難,以後沒有太大的問題。

  【主持人】那您是怎麼解決這個困難的呢?

  【德國慕尼黑大學醫史研究所所長 文樹德】我這方面的辦法是這樣的,因為我是搞歷史的,我不是搞臨床工作的,我不是看病,我是看書,我分析思想。所以我的問題是為什麼2000或者1000年以前的人,他們當然和我們現在一樣聰明,他們看同樣的人物,可是他們對同樣人物的看法很不一樣,所以我問一下,為什麼他們對人、對某一些疾病有這樣的看法?這是我們必須研究的,我試試理解近代的知識,我試試看一看漢朝的人,他們那個時候的知識肯定必須有道理,無論我們今天同意不同意。可是從他們那個時候的觀點來説肯定有道理,因為我説過他們和我們現在一樣聰明。所以那個時候的道理是什麼?研究這個道理,研究他們的知識基礎,必須理解他們知識的環境,他們住在哪一些經濟、哪一些社會、哪一些政治的條件,在這樣的環境。因為這樣的環境給他們一個刺激,給他們很多種刺激,所以一個醫學的知識的來源有兩種,一個是具體身體和具體身體的作用,發汗、出血、頭痛什麼的。無論是漢朝、唐朝、宋朝或者近代的人都看得出來,可是除了這個以外,什麼人都受它環境的刺激,環境的影響。所以這兩個來源,具體身體的活動和環境的影響,它們合起來變成我們對於身體、對於疾病的知識。所以我不是從臨床的角度來説,是從思想、歷史來説而分析古代的知識。

  【主持人】那我看您帶來了很多您翻譯的中醫學的著作,您能給我們介紹一下嗎?

  【德國慕尼黑大學醫史研究所所長 文樹德】這本是《黃帝內經素問》課題的第一個結果,可以説是一個比較厚的前言,有500多頁,是給西洋讀者介紹一下《黃帝內經素問》的社會經濟和哲學背景。也給他們解釋《黃帝內經素問》在中國在國外的歷史,而且初步的介紹一下它的內容。這個是為了刺激別的學者更進一步研究的比較基本的文獻。以前我也翻譯了這本書,這是18世紀一位著名的醫生徐大椿寫的一篇《醫學源流論》,這本書是很有意思的。因為徐大椿和一位著名的歐洲意大利的醫生默幹尼差不多是同一年生的、同一年去世的,所以我用這本書為了比較他們的思想,我把這本書翻譯成英語。我覺得徐大椿他如果有機會和默幹尼見面,一個從中國來、一個從歐洲來,肯定5分鐘以內就能溝通了。很多看法他們是同樣的,我為什麼翻譯這本書,因為很多人他們覺得一方面有中醫,一方面有西醫,一個是黑的,一個是白的,這兩個醫學思想系統之間有深刻的矛盾,這是一個看法,也有道理。可是也有另外一個看法,你可以説他們看的人物都一樣,他們看發熱,他們看出汗,他們看出血,他們看頭痛這些都一樣,可是他們的文化背景不一樣,所以他們的思想一方面有很類型(似)的部分,一方面也有很不一樣的部分。所以為了理解未來我們對西醫和中醫的態度應該怎麼樣?我們首先要知道他們的來源是什麼?而且他們的類型和不一樣的地方是哪些?所以西洋讀者有機會看這些書,對於他們應該有好處。

  【主持人】剛才您提到了您是35年前開始從事中醫學方面的研究工作,那個時候德國還對中醫不是很了解,沒有多少人了解,那35年後的今天,中醫在德國的現狀是怎麼樣的?

  【德國慕尼黑大學醫史研究所所長 文樹德】那是完全不一樣的。可以説,我35年以前到馬路上問任何一些人,問針灸是什麼東西?可能99%的人會説我們沒聽過,不知道,我現在在馬路上問任何一些人,我想95%的人會説,啊,針灸當然是從中國來的,我知道。所以很多人知道有一個針灸這樣的療法,這是第一個;第二個是,他們對針灸有一個很好的看法,他們覺得這是自然的,不是讓化學成分侵略你的身體,是自然的,而且是對身體的一個全體性療法的一個代表名詞,所以基本上可以説,他們對於中醫中藥的看法是比較好的。

(編輯:回春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