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每週精彩命題

2003年8月20日:環保系列——認識水

央視國際 2003年08月19日 15:39


  大家一定對水再熟悉不過了!水是我們這個世界上最常見、最重要、最美好,也是最神秘的物質了。水就在我們身邊,時刻陪伴著我們,為我們的生産和生活服務。可是我們對水太不重視了,許多人毫無顧忌地浪費水,平白無故地把水弄臟,使人無法再用,造成原本不富餘的這種資源更感緊缺,甚至於形成水荒。

  中國水利科技信息網根據水利部水資源司(全國節約用水辦公室)組織編寫的節水宣傳材料,並製作了網站,旨在通過網絡這個第四媒體宣傳節水的知識、方法和經驗。讓我們共同認識我們的水,合理地使用水,在了解水的基礎上,進入21世紀的節水世界。

  水是什麼

  人類很早就知道水,利用水。水無色、無味、無嗅、透明,是自然界中最常見的液體。古代哲學家們認為,水是萬物之源,萬物皆復歸於水,所以一直把水、火、氣、土當做四個基本元素,由它們構成世界上一切物體。直到1784年英國科學家卡文迪許用實驗才證明水不是元素,是由兩種氣體化合而成的産物。1809年,法國化學家蓋呂薩克測定,1體積氧和2體積氫化合,生成2體積水蒸氣。後來的科學家便定出了水的分子式:H2O。

  水的怪脾氣

  水作為液體所能起的各種作用,其他物質多半無法替代。這多半是由於水的一些怪脾氣決定的。比如,水在4攝氏度時密度最大,再冷,反而體積膨脹起來,所以冰比水輕,浮在水面,冰不善於傳熱,才不會一凍到底,保證水下生物安全過冬;水容熱的能耐很大,是鐵的10倍、沙的5倍、空氣的4倍,所以海洋性氣候溫和,人體也靠水來保持體溫;水的三態(水、冰和水氣)可以在自然狀態下共存;水的凝聚性、表面張力,使岩石和土壤的縫隙中能“含”水,水能“爬”上高高的樹梢,給植物送水分和養料;幾乎什麼物質都能溶解于水,所以魚兒才能從水中得到氧氣。

  無可代替的物質

  對於許多事物是可以這樣做或那樣做的,辦法總會有的。比如照明,沒有電燈,我們可以點蠟燭;沒有蠟燭,我們可以點油燈;沒有油燈,我們可以點松明火把;連火把也沒有,我們只好靜靜地等待黑夜過去,白天的到來。而對於水就不同了。沒有水,我們無法洗臉、刷牙,無法解渴,餐桌上沒有了魚蝦,看不到花草樹木,不知道什麼叫游泳,船艦全部報廢,混凝土攔不成,高樓無法建,連小娃娃哭也沒有了眼淚……啊,還是不要往下想的好!

  你身上六成是水

  在地球上,哪有水,哪就有生命。一切生命活動都是起源於水的。人體內的水分,大約佔到體重的65%。其中,腦髓含水75%,血液含水83%,肌肉含水76%,連堅硬的骨骼裏也含水22%哩!沒有水,食物中的養料不能被吸收,廢物不能排出體外,藥物不能到達起作用的部位。人體一旦缺水,後果是很嚴重的。缺水1%-2%,感到渴;缺水5%,口乾舌燥,皮膚起皺,意識不清,甚至幻視;缺水15%,往往比饑餓更難忍。沒有食物,人可以活較長時間(有人估計為兩個月),如果連水也沒有,頂多能活一週左右。

  莊稼的命根子

  用手抓一把植物,你會感到濕漉漉的,涼絲絲的,這是水的緣故。植物含有大量的水,約佔它們體重的80%,蔬菜含水90%-95%,水生植物竟含水98%以上。水替植物輸送養分;水使植物枝葉保持婀娜多姿的形態;水參加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水的蒸發,使植物保持穩定的溫度不致被太陽灼傷。植物不僅滿身是水,作物一生都在消耗水。1公斤玉米,是用368公斤水澆灌出來的;同樣的,小麥是513公斤水,棉花是648公斤水,水稻竟高達1000公斤水。一籽下地,萬粒歸倉,農業的大豐收,水立下了不小的功勞哩!

  不要小瞧滴水

  一滴水,微不足道。但是不停地滴起來,數量就很可觀了。據測定,“滴水”在1個小時裏可以集到3.6公斤水;1個月裏可集到2.6噸水。這些水量,足可以供給予一個人的生活所需。可見,一點一滴的浪費都是不應該有的。至於連續成線的小水流,每小時可集水17公斤,每月可集水12噸;嘩嘩響的“大流水”,每小時可集水670公斤,每月可集水482噸。所以,節約用水要從點滴做起。

  驚人的跑冒滴漏

  管道在輸水過程中的跑冒滴漏是很大的。據分析,年久失修,管道破裂而漏水,市區管路的漏水率常為8%,工廠區管路的漏水率為10%-20%。在第三世界的一些城市,因水管生銹或接頭有問題,60%的自來水被漏掉了。菲律賓的馬尼拉市,自來水總管的漏水率達到58%。而管理較好的新加坡,水管漏水率僅8%。管理人員疏忽大意,忘記關閉澆灌庭院的水管龍頭,形成的長流水已司空見慣。家家戶戶水龍頭未關緊而滴嗒漏水,也不可小瞧。

  以上的資料只是我們對水的淺顯認識,套句名言:“如果我們不珍惜寶貴的水資源,那麼地球上最後的一滴水很有可能就是我們的眼淚”!

(編輯:劉曼毅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