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國家地理 > 開國 > 首頁 > 正文

《開國》第二集《匯集》 

央視國際 2004年09月22日 18:00


香港

  1948年4月30日,新華通訊社全文播發了23條毛澤東起草的《紀念“五一”勞動節口號》。其中一條是“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各社會賢達迅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討論並召集人民代表大會,成立民主聯合政府”。

  為什麼把即將召開的政治協商會議稱作新政協呢?它是相對於1946年的舊政協而言的。

  1945年8月15日,中國人民經過8年浴血奮戰,終於贏得了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第一次完全勝利。

  蔣介石在調兵遣將準備發動內戰的同時,向延安連發3次電報,邀請毛澤東赴重慶進行“和平談判。”

  8月28日,毛澤東從延安飛往重慶,和國民黨政府進行了43天的談判。雙方簽署了《雙十協定》,同意召開有各黨派代表和社會賢達出席的政治協商會議,討論和平建國方案,現在被叫做“舊政協”。在這個會上,蔣介石宣佈了四項諾言,一項諾言就是保證人民自由,第二項諾言就是各政黨平等,第三項諾言,就是要實行地方自治和普選,第四項諾言,就是要釋放政治犯。

聞一多

  為了表明了共産黨實現國內和平的真誠願望,1946年1月28日,周恩來在中央會議上提出:將來我們要參加國民政府,黨中央要考慮搬到國府所在地去。

  然而,和平之光轉瞬即逝。

  蔣介石認為在政協會上最大的損失,就是確定改組國民黨一黨專政政府。於是,他立即進行對政協決議的破壞。

  1946年5月國民黨政府還都南京。這時,在美國的幫助下,蔣介石的160萬大軍已經調往內戰前線。6月,蔣介石命令國民黨軍隊向中共中原解放區大舉進犯,內戰由此開始。

  被軍事上表面勝利衝昏頭腦的蔣介石,撕毀了政協協議。于1946年11月15日,單方面宣佈召開所謂“國民大會”。並通過了一部所謂“憲法”,使他的獨裁政治和挑起的內戰“合法”化。

  隨著國民黨發動的內戰進一步擴大,蔣介石加緊鎮壓民主力量,1946年7月11日和15日,國民黨特務在昆明暗殺了民盟中央委員李公樸和聞一多。

  在蔣介石的高壓政策下,許多愛國民主黨派、無黨派愛國民主人士被迫從內地轉移到香港和海外。

上海

  中國共産黨五一口號發出後。新加坡華僑代表陳嘉庚、中國學術工作者協會理事郭沫若、民主人士柳亞子、沈雁冰、留港婦女界代表何香凝和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立即發出通電響應。

  組織、籌備召開新政治協商會議,其中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把在香港、上海等地以及海外的民主人士,安全地接到解放區。

  一天傍晚,一艘負有特殊使命的70噸的小漁船,即將從山東青島沿海的一個小碼頭出發,船上坐著中共南京局財委會委員兼秘書長劉恕。他的使命是探索一條從海上到達香港的通道。

  幾經週折,劉恕等人終於平安到達香港。並同香港的地下黨組織接上了頭。

  劉恕:“等我一上岸以後的時候,不能走,就這個旋轉,兩個人把我架著,到了旅館,到了旅館住了三晚上,才能夠起來,才能夠站。”

  到香港的海上通道打開之後,1948年8月下旬,一艘滿載著中國東北的大豆、皮毛、豬鬃、人參等土特産品和用於租船、接濟民主人士的大量黃金,船名叫“波爾塔瓦”號的蘇聯貨輪駛向香港。

李濟深

  貨輪慢慢地駛進香港。等上船檢查的海關人員離開後,一個全身煤灰、鍋爐工打扮的人匆匆跑進了洗澡房,等他再出來的時候,已經換上一身新服裝。

  這個人就是錢之光,他奉周恩來之命,以解放區救濟總署特派員的名義來到香港,秘密迎送在這裡的民主人士去解放區。

  在香港的蘇聯貨輪,很快裝滿了採購來的物資。等待上船的民主人士也已經做好了準備。可是,輪船絲毫沒有起航的跡象。原來,這個時候,傳來了馮玉祥將軍在海上遇難的消息。

  馮玉祥是中國共産黨的真摯朋友。

  1928年,他同蔣介石結拜為兄弟。

  1948年7月31日,已經與蔣介石分道揚鑣、在美國考察的馮玉祥乘蘇聯輪船“勝利”號回國,懷著欣喜的心情準備參加新政協。

  8月22日,輪船行至黑海的時候失火,馮玉祥不幸遇難。

  得到馮玉祥遇難的消息,周恩來立即指示潘漢年並中共香港分局:民主人士乘蘇聯輪船北上的事,望慎重處理:“第一,如該輪確無航行保證,以不乘該輪為妥;第二,如該輪有保證,而民主人士表示有顧慮,亦不可乘該輪;第三,如該輪有保證,而民主人士也願意北上,亦不宜乘一輪,應改為分批前來。

與李濟深同船北上的30多位著名民主人士

  香港地下黨對“波爾塔瓦”號貨輪的航行計劃重新修訂後,9月中旬的一天黃昏,一艘小艇向大船駛來,抗日名將、原國民黨19路軍軍長蔡廷鍇、著名大律師、 “七君子”之一的沈均儒、三民主義同志聯合會中央常委譚平山、農工民主黨執委會主席章伯鈞等人悄悄登上了輪船。

  1948年9月27日,輪船到達朝鮮羅津港。中共中央派李富春趕到那裏迎接首批到來的民主人士,同他們一起前往哈爾濱。

  1948年11月23日,第一批民主人士到達解放區一個月之後,化名“丁汝常”的郭沫若、陳尤其、許廣平母子等30多人登上了一艘挂著挪威國旗輪船北上。

  在旅途中,他們得到了瀋陽解放的好消息。

  劉昂:“許廣平的兒子呀,他自己做了個收音機,就聽到了瀋陽解放了,就非常的高興,郭沫若他們,就在這裡起舞,就跳舞了,唱的唱歌,跳的跳舞,慶祝中國的勝利。”

  12月1日,“華中”輪安全抵達遼寧丹東的石城島。

  在周恩來的指導下,中共香港地下黨成立專營運輸的“聯合公司”。幾個月間,解放區與香港的“生意”越做越大,原來的“聯合公司”滿足不了業務需要。又成立了由錢之光擔任董事長的“華潤公司”。公司的下一個工作重點,就是把李濟深安全護送到解放區。

蔣介石部隊進南京

  李濟深,著名的國民黨廣西派將領,早年畢業于北洋陸軍大學,歷任粵軍第11師參謀長、師長、黃埔軍校副校長。

  李濟深曾經多次反對蔣介石,與南京政府分庭抗禮。1948年,他在香港組織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並擔任主席職務。

  當時,李濟深在香港是備受關注的人物。

  對待這樣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香港當局對他採取了嚴密的保護措施。

  而此時,李濟深的夫人雙秀清已經是肝癌後期。

  前兩批民主人士北上,國民黨特務和港英當局渾然不知。當他們聽到風聲以後,採取了嚴密的監控措施,使接送李濟深的工作難度突然增大。

  1948年12月26日是聖誕節的第二天,李濟深就是選擇了這一天離開了香港。

  李濟深之四女兒李筱薇:“我父親離開香港,北上去解放區,我們都不知道,他是12月26號走的,當時我們只知道,他是正好是聖誕節的時候,只知道他出去了,去赴宴去了,可是不知道他走。”

  與李濟深同坐這艘輪船的還有茅盾、朱蘊山、章乃器、柳亞子、王蕓生等30多位著名的民主人。

國民大會部分入會人員

  1949年1月7日上午,輪船平安抵達目的地--大連。茅盾這樣描寫道:“輪船駛進了大連港。大家蜂擁到甲板上,貪婪地眺望這片神聖的土地。啊!我們來到了!我們終於勝利地來到了!”

  1949年3月,包括著名民主人士黃炎培等人的第四批民主人士離開香港,在天津上岸。

  香港的動作越來越大,華北的來人也越來越多。

  一大批從大城市和海外轉移來的民主人士,住在離西柏坡不遠的李家莊。

  1949年2月1日淩晨,絲毫沒有倦意的周恩來,在夜深人靜的西柏坡召集中央統戰部的幾位年輕人開會,向他們交代了任務。

  周恩來要求他們連夜出發,趕到北平。在華北局和北平軍事管制委員會的協助下,接管中南海、和北京飯店等地,為黨中央入住和接待民主人士做好準備。

  後來,這兩個地方一處作為政協會場,一處作為政協代表的居住之地。

  2月14日,林伯渠代表中共中央,從西柏坡前往東北,專程迎接沈均儒等民主人士到北平。在邀請參加新政協的名單中,還有參加過中共創建工作的李達。

  王國興,是黎族人民的領袖。1949年6月的一天,一個邀請黎族代表參加新政協的電報發到了海南島。王國興成為當之無愧的人選,由新華社瓊崖分社記者馮子平陪他北上。

  1949年8月初的一天傍晚,王國興和護送人員從五指山根據地的毛貴鄉出發,三天之後來到瀕臨海邊的海南儋縣泊潮村。在這裡與地下交通員黃金女接上了頭。

廣西李濟深公館舊址

  等到夜幕降臨海面,他們便悄悄地登上一隻事先準備好的小漁船,向大海對岸的雷州半島駛去。上岸以後,在地下黨的安排下,王國興乘船到了香港。

  9月初,王國興和參加新政協的代表20多人,由中共華南分局把他們送上北上的輪船。

  輪船順利地通過了台灣海峽,在解放了的山東青島靠岸。

  解放軍渡過長江以後,國民黨京滬杭警備司令湯恩伯,帶領20萬人馬逃到上海。

  國民黨對共産黨邀請民主黨派領導人協商建國,既恨又怕。眼看上海就要解放,國民黨特務加快了屠殺行動。

  1949年5月中旬的一天夜晚,國民黨凇滬警備司令部派上海警察局第七偵稽大隊逮捕正在治病的民盟中央主席張瀾。

  周恩來指示上海地下黨,找到有立功表現的原上海警備司令楊虎,在楊虎的導演下,傾向共産黨的偵緝隊員們以處決張瀾的名義,把他轉移到安全的地方。這時,解放軍的部隊已經開進了上海。

  1949年6月1日,在北平的毛澤東等中共領導人致電邀請張瀾到北平,電文中説:“今後工作重心在於建設,亟盼各方友好共同努力,先生來平,極表歡迎。”

  宋慶齡是孫中山的夫人,是中國共産黨的老朋友。

  受毛澤東的委託,鄧穎超專程前往上海,迎接宋慶齡北上參加新政協。

  1949年8月28日下午,是宋慶齡到達北平的日子,這一天,毛澤東提前起了床,早早來到火車站等候。火車進站了,毛澤東大步走向車廂,他伸出雙手,真誠地對宋慶齡説:歡迎你來和我們一起籌建新中國的大業。

  毛澤東到車站迎接的第二個人就是程潛將軍。

馮玉祥

  程潛原來是國民黨湖南省主席兼湖南戰區司令,解放軍渡江以後,他和陳明仁將軍聯合起義,湖南和平解放。

  毛澤東和程潛不但都是湖南人,而且還在一起讀過書。毛澤東説:“他是我的私人朋友,難道你們的朋友來了,你們叫別人去接嗎?”

  春去秋來,接送民主人士到解放區工作,一直持續到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召開。

  這一期間先後到達北平的各路民主人士,多達350人以上。即將召開的新政協會聚了全國的民主力量。

  (CCTV《探索發現》供稿,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編輯:王卉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