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編導手記

改變

央視國際 2003年12月11日 10:01


趙亮工作照

  雖然不是《科技博覽週末特報》的創辦人,但是自從開始幹上週末版,似乎就愛上了這個欄目中“另類”。也許是個性所致,也許是興趣使然,我對獨樹一幟,與眾不同充滿了好奇感,總想有一天成為“少數分子”中的一員。當然,遵紀守法,被大多數人承認也是我的原則之一。

  從2002年6月開始,我正式進入《科技博覽》週末組工作,那時候的週末版還分為“週六訪談版”和“週日資訊版”。所謂訪談版,主要就是想用一些大家關注的話題,從科技層面來對新聞事件進行分析,當時我們的口號是:“科技問題社會化”。(這似乎是一個很遠達的志向,我知道今天還是這麼認為)我就身處其中,每天奔波于被採訪對象和單位之間,併為之興趣濃厚。“資訊版”主要是以最新的國外時尚科技或動態為主的節目,節目本身和新聞有很大的差別,它不僅時尚,有時還有一些自己對問題的思考。(這種形式就是現在“週末特報”的前身)。

  2002年年底,對於我們這個當時僅有六個組員和一個組長的小組來講,具有非常的意義。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與試驗之後,週六訪談版下馬了!(從此我們的遠大理想也走到了終點。)一些和我並肩作戰的同事,回歸了大欄目組,承擔日常節目的工作。我當然是留了下來,並隨之參與了週末特報的改版工作。(這一工作持續了兩個月之久。)

  要生存就必須圖變化,這是一擋電視節目要在屏幕上生存下去的規則,就好像人們必須遵紀守法,才可以獲得最大限度的自由。漫長的改版工作,開始讓我變得茫然和不知所措。改版是硬任務,播出同樣也是硬任務,對於編導來講,節目播出高於一切。週末組當時號稱“兩個半人”(半個人,指的是我們欄目的責任編輯,由於她的公務繁忙,所以只能把她當半個人)。同樣承擔著週末版的播出任務。當時的週末版只剩下了每週日的資訊版。播出和改版同時作用著我們,時間緊張到連開會都要在晚上,於是乎,深夜回家就成了家常便飯。


趙亮工作照

  新版週末,在2003年2月8日星期六,重新以每週兩集的篇幅,出現在了電視屏幕上,這是的週末版已經脫胎換骨了,我記得很清楚,那一期節目的內容: “週末關注”的題目是《芯片人——從科幻到現實》,“點擊前沿”做的是老鼠與人、人類行為組計劃、昆蟲也會搞竊聽。一種全新的節目樣式,很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覺。這是的週六版已經是要突出觀點性的節目了。節目難度實在是很高,一個節目的解説詞改上六、七遍很正常。以版塊形勢出現的週末版,很快得到了大家的首肯,節目在艱難中運行著。辛酸苦辣,不盡枚數。

  到了今年5月,隨著欄目的整體改版,週末版再一次進行了調整,隨著欄目定位的改變,我們的方向又有一個變化,以小專題的形式,來把國內外最新,最有意思的科技事件製作成篇,呈現給觀眾。也就是現在的週末版。

  説了一大堆流水賬,恐怕沒有幾個人可以耐著性子看到這裡,但是從我的感悟來講,我成長了。不斷的尋找變化來吸引觀眾,似乎已經成了我的工作習慣(雖然我做得不好)。於是這就成了我對電視欄目的一種理解:精緻的包裝、精彩的內容、精良的宣傳並不能永遠留住電視機前的您,只有不斷的變化,擴充信息量,再加以包裝,和宣傳,也許才能吸引您的視線。

  隨便想起一個名字“改變”,就安在了這一大堆文字的前面,我想只有改變才能從容面對即將來臨的“風雨”。想想的卻如此。面對生活,我們在改變,面對工作,我們也在改變,面對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我們同樣需要不同程度的改變!……(編導:趙亮)

(編輯:戴昕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