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欄目介紹

《錦繡梨園》欄目介紹

央視國際 2003年07月02日 16:05


  《錦繡梨園》欄目是一檔戲曲文化專題節目,它每期50分鐘,安排在中央11套(戲曲頻道)每週四晚19:35分播出。是黃金時段主打欄目之一。它的特色是注重人文,內容包括對戲曲本體的文化研究及對一個劇種産生的人文基礎進行綜合的介紹。

  我們有三句口號,叫做:古典的神韻;地域的風情;時代的精神。換句話説就是以現代人的視角去關注我們中國古老的傳統,去關注全國各地方迥異的風情民俗。以發展的眼光看歷史,以比較的方式遊歷于四海之內。

  總之,我們的定位是一個戲曲版圖上的人文地理節目。

  《錦繡梨園》從開播到現在歷時1年零2個月,製作播出了近60期節目。這些節目中有涉及崑曲的《水磨崑曲》、涉及京劇的《説不盡的生旦凈醜》、涉及越劇的《水樣的越劇》、《湖山情夢》、涉及黃梅戲的《悠悠黃梅》(4集)、川劇《蜀調川音》(3集)、《山西四大梆子》等。此外還有像《品京味、話曲劇》、《齊魯戲韻》、滬劇、淮劇、潮劇、閩南木偶戲、河北絲弦老調;雲南滇劇、花燈及少數民族戲曲等地域特色較濃的節目。它們是京、昆、越、豫、黃梅、川劇等大劇種之外的別有風情的另一道風景。

  關注藝術節,關注戲劇節,關注梅花獎,關注映山紅,關注戲曲電視節目,關注戲曲市場運作,關注連臺本戲,關注中國當代劇作家群落,關注戲劇導演……關注一切引人思考的戲曲界現象,也是我們節目的一大內容。

  節目開播1年多,最大的特點總結起來是文化感較強;最大的缺陷也恰恰是一個“冷”字,不夠貼近觀眾。今後我們努力的方向是儘量從選材到製作上多考慮一些熒屏前的觀眾朋友,在精心設計、仔細雕琢的同時不失其通俗的特色。

  我最真誠的希望是《錦繡梨園》欄目有一天它能夠既是一個深受觀眾喜愛的通俗節目、名牌節目;同時也是咱們中央電視臺戲曲頻道的一個文化標誌。

(編輯:史冬蓮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