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往期寶物回顧

清中期銘文臂擱

央視國際 2004年09月13日 16:21


  藏品名稱:清中期銘文臂擱

  收藏者:董秋艷

  藏品來歷:這件清中期銘文臂擱是董女士的弟弟的心愛之物。他喜愛古舊之物的收藏,今年春節有朋友告訴他山東濟南有這麼一對臂擱,他特地跑到濟南,把這對臂擱買了回來。

  藏品特徵:這對臂擱長25.5厘米,寬8厘米。質地為竹質,一個刻有松鶴延年圖,圖上有一長頸鶴,身後松枝纏綿,雕工簡筆流暢,刀法潑辣。另一個刻有“鵝池”兩個大字;佔了臂擱的大部分空間,下面有翁方綱的落款和“北平”兩字,字跡蒼拔有力,拙中見巧。

  相關背景資料:明清時期,文房用品的製作達到了鼎盛時期,各種文房用具一應俱全,臂擱就是文人必備的一種用具,一般以玉、檀木、竹子為材料製作而成,也有象牙和瓷質的材料。臂擱上多采用淺刻平雕,刻製一些書畫。臂擱具有濃郁的書卷氣,在文人的書案上經常可以見到。我國古代的書寫格式,是自右向左,為了防止手臂沾墨,文人們發明了一種枕臂的工具,這種工具就是我們常説的臂擱,寫字時用它擱放手臂,所以有時也可稱為擱臂或腕枕。臂擱一般多是竹木、象牙質地,其中以竹制為多,一般用去節後的竹筒,將其分劈成三塊,然後在凸起的竹面上進行鐫刻,鐫刻的內容有文字也有圖案,通常是座右銘、詩畫以及贈言等等。


  鑒定專家:劉靜 北京故宮博物院 副研究員 從事竹木牙角器鑒定工作28年

  專家評述:這兩件是竹子雕刻的臂擱,臂擱又叫竹夫人,文人書寫的時候,放在紙上,墊在胳膊下頭,能夠防止墨跡粘在衣袖上。另一方面,墊著它書寫的時候,也會使腕力感到非常舒服。這兩件臂擱是清代中期時期嘉定的竹刻,其中帶有翁方綱的臂擱,它用的當時書法文學家翁同方的字體,這個筆韻,字體都有翁同方的風格,雕刻得比較好的。這個松鶴用淺雕細線的雕刻方法進行雕刻的,雕刻的線條也非常嫻熟,流暢,有一定的書畫的韻味。時間久了,上頭形成了一種自然的棕紅色的包漿,所以這兩件東西都是真跡,我是按照今年04年的拍賣價格,兩方給了6萬,我相信隨著這個年限的增長,它的這個價格升值的潛力還會很大。

  專家鑒定團估價:6萬元人民幣

(編輯:紅立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