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往期寶物回顧

光緒甲辰科殿試卷

央視國際 2004年03月23日 15:01


  藏品名稱:光緒甲辰科殿試卷

  收藏者:朱曉平

  藏品來歷:這份試卷是我哥哥一個月前在古玩市場上買來的。説起這事還有個小插曲。我哥哥是個書法愛好者,平時喜歡搞點收藏什麼的。我哥哥住在河間縣,那天,他在遛當地的古玩市場時發現了這份殿試卷,根據他的經驗他覺得這是真品,很有價值。但是這個賣主很不識貨,要價150元,而我哥哥那天身上連一百塊錢都沒有,所以也不好意思砍價。臨走時他好心告訴賣家,這可是件好東西,你應該賣得貴一點!沒想到賣家看我哥哥心地善良,竟然説,你有多少錢就是多少錢,我這個東西也算找著識貨的人了。

  藏品特徵:這份殿試卷長為30厘米,寬為14厘米,封面簽題殿選卷文錄,起首題光緒二十九年,癸卯嘉平月吉日,吏部奉承。翰林寶籍章一枚。試卷內容以“治國應以孝為先”而展開。落款劉春霖,並潤琴印兩方,以及翰林寶籍章一枚。

  相關背景資料:據説當時內外交困,憂心忡忡的慈禧太后正準備做七十大壽,想從科舉之中得到一點吉兆。她首先翻開頭名的試卷,但目光一看奪魁的舉子是廣東人朱汝珍,一見“珍”字便想起了珍妃,一見“珍”字便肝火上升;於是將朱汝珍在試卷扔到一旁。當慈禧翻開第二份試卷時,心頭又不禁高興起來。因為第二份試卷是直隸(今河北省)肅寧人劉春霖的,“春霖”二字含春風化雨、甘霖普降之意,這一年又逢大旱,急盼一場春雨,這自然是“吉祥”之兆。於是,大筆圈定,名列榜首。中國的科舉制度自隋唐興起,歷代不衰,清代沿襲了明代的考試辦法,設文科和武科兩項,每三年舉行一次。參加文科考試的文人士子,必須通過“鄉試”、“會試”,才能取得參加“殿試”的資格。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錄取後就是“進士”。進士分為三甲(等),一甲三名,頭名稱“狀元”,二名稱“榜眼”,三名稱“探花”。二甲第一名稱“金殿傳臚”,三甲第一名稱“玉殿傳臚”。公元1904年7月,清廷照例又舉行了一次殿試,主考大臣經過認真挑選,把入選的試卷按名次排列,呈請慈禧太后“欽定”。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清朝滅亡,科舉制度被徹底取消,劉春霖便成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名狀元。


  鑒定專家:陸 昕 中國政法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從事古代文化研究三十年

  專家評述:所以給出一百元錢的一個價位它的道理就是,因為它不是劉春霖的手跡,而是一個後來的仿製品,那麼我這樣説呢理由有這麼幾條。第一條:首先它的簽題上就已經寫上殿試卷文錄,如果它要是真正的科舉考試卷的話,它就會寫上劉春霖殿試卷,而不會用這種名義。第二條理由:光緒二十八年也就是1902年,劉春霖中的是舉人。那麼1904年光緒三十年他中的狀元,而這恰好是光緒二十九年,光緒二十九年不管劉春霖是考了沒考,這是一個落第的卷子,也就説沒有能夠被朝廷選上。但是大家注意一下它的前後兩頁都蓋了“翰林寶籍”(印章),我就請問大家一個問題,今天的高考一個普通的人,他的卷子沒有被錄取,它能夠被作為寶貝而加以收藏嗎?第三條理由:過去的考試有提調官,監臨官、彌封官、滕錄官、對讀官。所有的官員都必須要在這個卷子上留下他們木戳的印記。但是這上面一個這樣的木戳也沒有。那麼第四條理由就是它的紙不對,在紙上我再給你裱上一張紙,然後我讓你在這個裱的紙上寫東西,這是不可能的。第五條理由就是它的字發虛,所以基於這五點理由,我認為這個並不是劉春霖真正的殿試卷。

  專家鑒定團估價:100元人民幣

  (本文內容由CCTV《藝術品投資-鑒寶》欄目提供,若無專項許可,請勿轉載。)

(編輯:紅立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