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邊城印象》系列

永遠的湘西沈從文

央視國際 2004年06月09日 19:34


  沈從文筆下的湘西文字,毫無疑問屬於中國現代文學寶庫中最值得珍賞的那一部分。雖然沈從文寫的是小説,是散文,但在那些奇偉美麗、嗅得出泥味和土香的文字中,似乎總有一脈與兩千年前的屈子氣息相承的東西。所以評論家多認為,沈從文的底子是一個詩人,他的小説實際上是詩。沈從文的文字是詩亦是畫,他的文章像畫出來的畫,無論寫人寫景,只幾筆就點出韻味和神髓。

  沈從文對湘西這塊養育了他的母土愛得實在太深,他是以一顆仁厚之心,來看待和描寫這塊土地上的一切。生命的莊嚴,人性的樸厚,人情的純美,是沈從文筆下永恒的主題;牧歌式的詩意和彌散其間的悽然美感,是沈從文文字獨有的風格。他所寫都是平凡的人物,平凡的夢,平凡的坎坷和平凡的哀歡,但卻有著非凡的魅力和非凡的美。

  1923年,沈從文由北京南下乘船返回故鄉時,曾為沒有帶夠膠卷拍下沿途的景致而追悔莫及。將近半個世紀後,同為楚人的一位奇女子卓雅,完成了沈從文的願望。卓雅從小受到湖湘文化的滋養,原先學畫,後來讀到沈從文的文字,“那關於湘西、關於沅水、關於邊城、關於水手縴夫、關於翠翠夭夭……的美麗清新而又沉憂隱痛的文字和意境,深深地震撼著我,感動著我。閉上眼睛,腦海裏就浮現出與文字相呼應的一幅幅圖畫。終於有一天迸出了一個想法———用攝影的形式錶現沈從文先生筆底的湘西”!


  從此一發而不可收,在此後將近二十年的時間裏,卓雅懷揣沈從文的著作,獨自背著相機,用鏡頭追尋沈從文的筆觸點染過的湘西。她先後十余次到鳳凰、吉首、大庸、永順、辰溪、瀘溪、保靖、懷化、沅陵、桃源、常德、芷江等地,六次到川、黔、鄂邊境,“先生筆下的山山水水如一幅青綠長卷在我眼前徐徐而過,我人生的畫卷也由此展開”。卓雅用她的青春,用她的汗水甚至鮮血換來了萬餘幅關於湘西的風景、風情、風俗、風物的照片,於是才有了這一本《沈從文和他的湘西》畫冊。這些照片決非是對沈從文文字的膚淺、浮泛的圖解,而是女攝影家與歷史對話,與沈從文先生對話,與湘西的山水人物對話,與自己的心靈對話的結晶。無怪乎黃永玉先生在“序言”中驚嘆,看了卓雅的照片,“連眉毛都差點掙脫了,竟然是這麼嚴肅而深情的東西”。黃永玉先生還説,“這將是一本不平常的畫冊和影集”,“這是一種對沈從文作品的重要的演繹,就好像作曲家的作品讓後幾代的樂隊指揮演繹一樣,令後代人得以蒙受光耀和福祉”。

  全書文字全部摘自《沈從文文集》,字字珠璣;書中近300幅照片從萬餘幅照片中精選出來,很多景物已成為歷史陳跡,再也不得復現,彌足珍貴;再加上個性化、經典化的裝幀設計,此書堪稱珠聯璧合。

(編輯:小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