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藝海摭拾

豫劇史話面向未來

央視國際 2004年04月28日 17:13


  追溯歷史,豫劇是依靠人民的哺育和自身變革不斷發展壯大的劇種。展望未來,它也必將繼續保持其人民性的品質,堅持改革創新,在新時代的曙光中,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

  山東人闖關東,但未能把呂劇帶到東北,川劇也不出川。可河南人走到哪,哪的大地上就留有豫劇的芬芳。黃河文明圈內的人群及社會,是養育豫劇的廣袤厚土。

  中華人共和國和國成立之前,豫劇曾經隨著逃避戰亂的河南民眾向陜西、甘肅等西北地區發展。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豫劇在藝術上更加成熟,迅速向周邊省份和邊遠省份發展。河北、山東、湖北、江蘇、安徽、西藏、黑龍江、台灣等16個省區都建立了豫劇表演團體。據前幾年的統計,全國有豫劇專業表演團體130多個。還有難以統計清楚的業餘豫劇表演團體,據説有3000多個。由此可見,豫劇在全國各地都受到歡迎。

  豫劇是中原的,又是中國的,可它還以酣暢淋漓、粗獷毫放的風格一洗歐洲人耳目。

  改革開放之後,豫劇面臨的是一個嶄新的社會和文化環境。豫劇需要借助藝術的自我調節來適應這一環境。在調整過程中,豫劇與其它劇種一樣,一度陷於困境之中。在黨和政府文藝政策的指引下,豫劇面向人民大眾,改革創新,在困境中出人齣戲,碩果纍纍。

  文化廳或文化廳藝術處負責人:河南戲劇大賽從1985年開始,至今已經舉辦了9屆。推出了一些劇目和演員。如《西湖公主》、《兒大不由爹》、《紅果紅了》、《老子兒子弦子》、《程嬰救孤》、《斬誥命》、《春秋出個姜小白》、《新版白蛇傳》等都是戲劇大家賽推出的。除了戲劇大賽 ,我們和一些熱心於戲劇活動的團體,組織其它戲曲的比賽活動,如豫劇十大名旦選拔賽,豫劇丑角大賽,青年演員演唱比賽等。這些都給演員的成長提供了機會。

  戲劇大賽是對戲劇創作的有力促進,利用比賽,引進競爭機制,調動了無數文藝工作者戲劇創作的積極性。每次大賽,藝術工作者互相學習,互相觀摩,大賽成了廣泛的藝術交流活動。每一次戲劇大賽還是一次具有聲勢的戲劇評論活動,大家直抒胸臆,評説劇目,從而引導戲劇創作的方向。

  在改革開放的形勢下,劇團體制開始向多樣化發展,國營戲曲團體仍然大量存在,同時出現了私人辦團、企業辦團等不同體制的豫劇表演團體。由於適應了社會發展和大眾的審美需求,一些私營劇團和企業劇團開始掀起他們的紅蓋頭。

  企業與戲曲聯姻、往往也是出於一種文化的情結,是對於豫劇的一份敬重。

  在時代的大潮中,人們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出現越來越多醒目的浪花。觀眾的欣賞趣味和戲劇的藝術創作,都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豫劇的演出方式,也隨之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廣場演出、自娛自樂演出、戲曲茶座演出、電視廣播傳播等形式都比較活躍。這説明,民眾的現實生活離不開豫劇的滋養和撫慰。

下一頁>>
第1頁
(編輯:史冬蓮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