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藝海摭拾

  豫劇的“五大名旦”及眾多風格流派,都是豫劇繁榮的重要標誌,在六、七十年的歷史長河中,五大流派唱腔深入觀眾心中,飄蕩在中原大地,它們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景,更是戲曲藝術不朽的樂章。

  豫劇觀眾把五大名旦稱之為豫劇的五大流派。很多人認為,桑振君是與五大名旦齊名的豫劇藝術家,桑振君長期從事豫劇的教育工作,培養了不少弟子,有不少追隨者,應該稱之為“桑派”。

  桑振君6歲跟隨母親學習演唱河南墜子,9歲學唱豫劇。墜子的板式比較單純,在演唱時特別重視嘴皮工夫。她的墜子功底實際上對她的藝術風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她的唱腔屬於祥符調,口齒伶俐,字乖音巧,她所創造的偷、閃、滑、搶和離調唱法被認為是豫劇演唱技巧的一絕。其演唱的《對繡鞋》、《桃花庵 》、《秦雪梅觀文》等劇目在觀眾中産生了很大的影響力。

  在豫劇光彩奪目的歷史進程中,旦角所呈現的藝術魅力顯著而彌遠,與此同時,男生角的唱腔在觀眾心目中也樹起了獵獵大旗。豫劇表演藝術家唐喜成創立的豫劇唐派藝術,是一個藝術特色非常突出的派別。很多豫劇觀眾都能從那獨特的二本腔中聽出“唐派”的韻味兒來。

  在20世紀30年代,唐喜成學藝于長葛的萬樂劇社,先後在許昌、開封、鄭州、襄縣等地演出。他屬於融合了祥符調和沙河調的一位豫劇藝術家,演出的代表劇目有《三哭殿》、《轅門斬子》、《南陽關》等 。

  唐喜成雖然是二本腔演唱,但不同於旦角的“假嗓”。沒有脂粉氣,充分表現了陽剛之美,而且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在《南陽關》中扮演伍雲召,根據人物性格需要,其唱腔呈現出激越悲涼的味道。在《三哭殿》中,他扮演李世民,既要有威嚴,又要有情有理,苦口婆心,要像一位家長一樣處理難以擺平的家務事。其唱腔剛柔相濟,灑脫飄逸。多年來,唐派藝術在觀眾中非常流行。不管在專業演員中,還是在戲迷群體中,人們可以隨時聽到豫劇唐派高亢明亮的唱腔。

  劉忠河是成長在豫東地區的表演藝術家,其唱腔以本嗓為基礎,行腔酣暢,自成一派,深為農民群眾歡迎。

  在80年代中期,有一齣獨具特色的豫劇劇目,讓千百萬觀眾為之傾倒,許多人在茶余飯後談論劇中情節,交往中常常引用劇中詞彙,該劇還成為人們看待官場與民間事理的尺度,這就是《七品芝麻官》,劇中縣官藝術形象的扮演者是牛得草,牛得草擴大了豫劇丑角藝術在全國的影響。

  牛得草自幼以乞討為生,10歲學習豫劇,勤奮好學,功力深厚,曾受京劇名丑蕭長華指教,其表演醜而不俗,唱腔風格獨特,注重體驗人物,唱念做舞俱佳。演出的劇目《卷席筒》、《做文章》、《仨願意》等,在觀眾中深有影響。20世紀50年代他的表演藝術飲譽中原。在他主演的《七品芝麻官》搬上銀幕之後,更是受到國內外觀眾的歡迎。國外觀眾把他稱之為“東方卓別林”。

  在豫劇丑角中,任宏恩的藝術表演也獨樹一幟,他的表演詼諧本色,貼近生活,為豫劇丑角行當藝術增添了新的表現形式。

  在豫劇藝術的田園裏,凈行的表演藝術也堪稱一絕,該行當運用本嗓和氣泡音發聲,其道白與唱腔深厚豪邁,有氣吞山河之勢,其風格源自中原人粗獷、耿直的性格。

  夏相林:李斯忠先生是豫劇凈行的代表人物。他主演的“黑頭戲”《下陳州》、《跪韓鋪》、《包龍圖坐監》、《司馬茅告狀》等劇目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他的嗓音寬厚洪亮,唱功深厚,人送綽號“八里嗡”,意思是,他的唱腔能夠傳送八里之遙。

  從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到八九十年代,眾多享有較高威望的演員,彰顯了豫劇最鮮亮的藝術風格。當然,這一時期,有成就的藝術家枚不勝舉。本片只能是選取不同行當的代表,把他們最主要的成就和藝術特點作以粗線條的勾畫。

<<上一頁下一頁>>
第3頁
(編輯:史冬蓮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