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擷潁拾粹

京劇聲腔板式西皮聲腔

央視國際 2004年02月13日 12:53


  西皮和二黃一樣,都是京劇聲腔最主要的構成部分。西皮、二黃這兩大聲腔系統有不同的板式、旋律、風格和特色。

  首先了解一下西皮聲腔的起源:西皮聲腔直接脫胎于秦腔。因而西皮聲腔具有北方音樂挺拔、高昂、激越的特點。“皮”:作為戲班行話,流行于湖北和湖南。比如把“一段唱”説成“一段皮”、把“開唱”説成“開皮”、把“慢板”稱之為“慢皮” 是戲班的行話,關於西皮的“西”:大家都知道它是和陜西、山西聯絡在一起的,如明清時代就把山、陜商人稱作“西商”、“西客”。把山陜會館稱之為“西會館”,把山陜戲班稱之為“西班”。顯而易見的是,“西”是指山、陜西,“皮”指的是“唱”,而“西皮”就是“山陜的唱”。

  西皮聲腔有與二黃聲腔不同的特色:西皮唱腔的旋律活潑、跳躍、高亢、剛勁有力,色彩明亮,節奏多變(可快、可慢),多用它表現奔放、激昂、歡快的情緒。


  為西皮唱腔伴奏的京胡定6 3弦。西皮聲腔的板式比二黃更豐富,二黃聲腔裏面的板式西皮聲腔裏都有,西皮比二黃多的板式是二六、流水和快板等板式。這些板式的節奏都比原板的更快、更緊湊。

  演唱西皮聲腔的常用調門是:老生和花臉行當常用調是F調和E調,嗓子條件突出好的可用升F調、甚至用G調來演唱,嗓音條件有限者,可用降E調演唱。老旦演唱西皮聲明腔的常用調門是F調、升F調和G調。旦角、小生行當是用小嗓演唱的,常用調門是E調和F調,而演唱“娃娃調”唱腔則要用G調。

  西皮聲腔上、下句的落音與二黃不同,西皮唱腔上句的基本落音是:2、3、6、6。下句的基本落音是1和5。特殊處理比如“嘎調”式唱腔的上句,可落高音“1”和“5”。

(編輯:史冬蓮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