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擷潁拾粹

戲曲諺訣:清晰的口齒,沉重的字,動人的聲韻,醉人的音

央視國際 2003年10月08日 10:30


《蕭何月下追韓信》

  中國戲曲的演唱,講究“字清、情真”。所謂“情真”包括四方面的內容:

  一,即指歌唱藝術不是為聲韻而聲韻,而是通過聲音表達感情。二,演員在行腔之前,形(動作)、容(表情)應先起烘托作用。三,行腔之後,“形”、“容”後收,在表情的微瀾中,好像還帶著腔調的聲波痕跡。四,演唱遇有較長過門時,要以情感填補過門兒的空白。


《上天臺》

  為了達到“情真”,在演唱技術上還有許多具體的要求:研究唱腔要從劇情和人物性格的需要出發,對每段戲和句、詞等,作一番仔細的審察。然後分清賓主,找出梁柱,突出重點,這樣唱來才有情有韻。行腔中要“準”中見“穩”。因為“調準便不黃,板準便不頂,字準無訛音,腔準便不涼。”總之,就是藝人所指出的“開腔要審,行腔要領。板調要準,不漂不浮,準中見穩”的演唱技術要求。能做到“審”、“領”、“準”、“穩”,唱腔才動聽感人。

  綜上所述,説明了人物情感是創腔的基礎,這就是“腔準于情”的道理。


《赤壁之戰》

  所謂“字清”,即在演唱時,演員要從技巧上明確字在口中的部位和著力點,以及正確的掌握不同的口形和發音部位的變化,然後把字清晰地送到觀眾的耳中。為了達到“字清”的目的,在技巧運用上,尚有不同的要求。如“腔隨字走,字領腔行,字帶腔,腔托字,字正腔圓”的藝訣,就著重講出了在行腔過程中,腔與字的主從、依附關係。原則是以字行腔,字重腔輕,唱字不唱腔。


《貴妃醉酒》

  曲藝界著名藝人白鳳鳴曾説:“清晰的口齒,沉重的字,動人的聲韻,醉人的音。”皆是説的腔生於字,因字就腔的原則要求。如果字輕腔重,字為音所包,聽來便有聲無字,腔不達意;字柔腔剛,則不能控制抑揚頓挫,聽來近乎吼喊,腔直無情。因而字宜重,腔宜輕,字宜剛,腔宜柔,這樣輕重相間,剛柔相濟,才合行腔規律。如同梅花體格,老嫩剛柔,錯縱有致,方能曲盡其妙。


《甘露寺》

  綜上述,強調指出了腔隨字走的演唱原則。演唱中應把字唱真、唱正、唱準。這就是“腔生於字”的道理。

  戲曲演唱要遵守“情”、“字”、“聲”三者結合的原則。唱腔不能給字音捆死;字音也不能為唱腔所破壞。字是根本,腔是表現形式,腔圓為情準。唱腔旋律與字音的操縱,兩者要融洽相輔,才能收到字正腔圓的效果。

  在藝術實踐中,由於多種原因或音韻、或因抒發感情、或因突出重點,或者是除了京音京韻之外,也以湖廣韻為基礎等原因。字與腔有時是有矛盾的,有時字唱正了,腔不一定圓,有時腔圓了,可又不一定音正。它只能是一個標準,一種要求。

(編輯:史冬蓮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