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擷潁拾粹

戲曲諺訣:寧穿破,不穿錯

央視國際 2003年09月27日 17:31


京劇《鍘判官》

  戲曲中的人物,都有固定的扮相。穿什麼服裝,都是根據人物的年齡、身分、性格、地位、文武官職而定的。如戲中帝王將相、文官武將穿的龍袍(稱蟒),就繡著兩種圖形——“團龍”、“行龍”。一般文職官員規定應穿“團龍”蟒,武將官員應穿“行龍”蟒,有“文團武行”之説;蟒上繡織的龍爪也是與劇中人物的身分有區別的。除了身坐龍位的皇帝應穿五爪蟒袍外,其他人物只能穿四爪蟒袍。再如,戲中規定,表示身分高、氣派大的人物應穿紅色蟒,像《黃鶴樓》、《甘露寺》裏的劉備,《擊鼓罵曹》、《陽平關》裏的曹操都是。可是劉備在《連營寨》哭靈唱“孤王也穿白綾襖”時,就應脫去紅蟒換白蟒。此外,一直穿黑蟒的包拯,演《鍘判官》下陰曹一場戲時,就得改穿白蟒,表示陰陽顛倒。


京劇《二進宮》

  還有,戲裏規定威武人物穿綠蟒。如《潞安州》裏的陸登,《斬經堂》裏的吳漢,《大興梁山》裏的關勝。可是,《二進宮》裏的楊波和《審頭》裏的陸炳兩個文官也應穿綠蟒,何也?乃因楊是兵部侍郎,陸坐錦衣衛大堂,職位都是文中帶武的緣故。

  臺上不能賣闊。服裝破舊一些沒關係,決不能圖新麗、華艷,不管人物身份而離了“譜”。演員應遵守“寧穿破,不穿錯”的藝訣,該穿蟒的不能穿官衣,該穿素的不能穿花的。一穿錯了,就破壞了劇情、人物。


京劇《武松》

  著名京劇演員鄭法祥,過去在上海齊天舞臺演連臺《西遊記》,有一次資本家黃楚九為了以華麗的行頭招徠觀眾,買了全新的孫悟空服裝,因為不符合所扮演的人物,鄭一件也沒穿,寧穿舊的;表演藝術家蓋叫天成名之後,蜚聲南北,但演武松這一角色時,仍穿一身舊的青褶子、衣褲,始終從武松這一特定人物出發,從不炫耀演員本人。這種從人物出發,忠於藝術.對藝術負責的精神堪稱楷模。

(編輯:史冬蓮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