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際新聞 > 正文

[轉折之戰]重大的轉折——諾曼底登陸 

央視國際 (2005年05月05日 18:05)

    進入[紀事]>>

  央視新聞頻道今晚20點10分播出二戰經典系列片《轉折之戰》之《重大的轉折————諾曼底登陸 》,明日2點10分和10點10分重播,敬請收看。

  CCTV.com消息(紀事):

  1944年,歐洲已經等待解放兩個年頭了。希特勒仍然控制著整個歐洲大陸,但是他已經陷入處處防守的境地了。德國軍隊正在從蘇聯撤軍,盟軍已經在意大利登陸並進軍羅馬,他們今年一定會在西部登陸。希特勒在歐洲大陸西部修建了一道防線,北起挪威,南至法國的諾曼底海岸。希特勒命令一定要把它修建成無法攻破的堡壘。

  德國陸軍元帥“沙漠之狐”隆美爾指揮德國的B集團軍,負責駐守荷蘭、比利時和法國北部900英里的海岸。隆美爾説,如果戰爭要在這個海岸上打響,他會把英軍和美軍趕回大海裏去。隆美爾對諾曼底海岸線上的防守很不滿意:為什麼這裡如此容易被敵人進攻?他讓人在這裡插上了木樁和混凝土柱子,這樣會使盟軍的登陸非常困難,而且盟軍在進攻時毫無遮掩,會長時間處於德軍的槍眼之下。

  他在海岸上和近海處投下了許多地雷和水雷。

  但是隆美爾不知道的是,法國抵抗組織已經掌握了他們所有的大西洋戰爭計劃,並且成功地到達了倫敦。盟軍已經知道了他們的每個部隊的位置在哪,有多少槍,每個步兵師的情況如何。

  在卡薩布蘭卡會議上,羅斯福和丘吉爾一致同意繼續戰鬥,直到德國無條件投降為止。丘吉爾想在南部進軍德國,從而能趕在蘇聯前面抵達柏林。但在德黑蘭會議上,羅斯福和斯大林堅持進攻要從西部開始。兩年前成立的法國第二政府也將在大西洋法國沿岸的某處登陸。

  陸軍參謀長馬歇爾元帥是美國指揮部的核心人物,他想由自己來擔任法國西部的進攻任務,但羅斯福認為太平洋和日本戰場更需要他。馬歇爾推薦時任盟軍地中海戰區司令的親信艾森豪威爾出任。於是在1943年的聖誕節那天,艾森豪威爾被任命為歐洲同盟國遠征軍最高司令。

  艾森豪威爾:“事實上這場磨難一開始的時候,結局就已經確定了。雖然全世界都將經歷一場嚴峻的考驗,但我有足夠的信心相信我們陸海空三軍將士以及聯合國的所有人民都將向他們展示民主的力量才是最偉大的。”

  艾森豪威爾在英國的海濱召開了參謀長會議,出席者有四個英國人,三個美國人。在1944年2月,盟軍的空軍就已經開始為地面進攻做準備了。法國飛行員也加入了這次戰術轟炸活動。

  在4個月的時間裏,6千架飛機飛行2萬2千架次在法國被佔領區投下7萬6千噸炸彈。所有的十字路口,火車站,橋梁都被有計劃地炸掉了。這在即將發生的戰爭中對德國造成了致命的傷害。

  1944年5月,所有的盟軍到達英國的南部。進攻的時刻來臨了。

  戰士們只知道他們將要攻佔法國,所以登陸應該是在法國某處進行的,但是具體在哪兒呢?戰士們現在只能靠打磨他們的兵器來打發時光,他們要把兵器磨得越鋒利越好,以對付海峽對面等候他們的德軍。而這個戰士則在給家人寫信,地址是俄克拉荷馬州,這也許是他的最後一封信了。這些信這還要審查。在這些天裏,就連各國的大使也不能擅自與他們的政府聯絡,他們的信都要剪下一些字。

  最後,就在登陸前,軍官在很詳細的縮略圖上向大家演示進行登陸的具體路徑。每一棵樹都有標明,但是具體地名沒有説。是康坦丁半島?諾曼底?還是加萊?

  讓德軍聞風喪膽的美國巴頓將軍帶領他的部隊在加萊進攻,但這正是另一個盟軍用來欺騙德軍的策略。這一招果然完全誤導了德軍,他們就在加萊等待著迎接盟軍的進攻。而加萊只是大西洋沿岸上眾多攻擊點中的一個。緊張而疲倦的隆美爾決心率領德軍應戰。這一天正是他妻子的生日,他還準備與希特勒會面彙報戰況。這時有人向他彙報了天氣預報的情況,天氣預報説明天天氣不好。他在臨走前,安慰了他的士兵們。

  與此同時,在英國的港口上,所有的士兵們連同他們所有的裝備都被裝上了船。

  士兵們擠在船的甲板上等待命令。但是一天、兩天、三天過去了,仍然沒有動靜。太陽仍然明媚地照耀著,最讓士兵們害怕的事就是這種不作為。戰鬥的人最怕的就是在這樣懈怠氛圍中漸漸失去士氣,打撲克成為士兵們減壓的一種方法。現在一切都要看天氣情況,還要看漲潮以及有沒有月亮。然而天氣預報並不可靠,他們本想在6月5號登陸,但由於海峽上有風暴不得不折回來。6月6號是進攻的好時機,7號也可以,但是8號就有些太遲了。

  艾森豪威爾看出了這種拖延對軍隊的士氣是一種打擊,但是他又能做什麼呢?他對於天氣也無能為力。在週日晚上9點,天氣預報負責人來到了盟軍總部,向他們報告6號天氣晴朗。所有的人都看著艾森豪威爾。

  艾森豪威爾:當時大家都不説話,會場十分寂靜。可能過了35或者是45秒後,有人做了報告,我的總參謀長做了一個5分鐘的報告。但在那種場合下,5分鐘感覺就象一年一樣。然後,又過了大概35到45秒鐘我説,“好了,我們行動吧。”然後,屋子裏所有的人在2秒鐘內都走光了。

  在20英里長的前線上,9個世紀前發生過歷史上最壯觀的一場戰鬥,並使德國的威廉成為統治者。此刻,5000艘船隻將由700艘戰艦護送,上空有1萬3千架飛機掩護,裝載著14萬名軍人。

  而在海峽上,風暴還沒有退去,而天氣預報員對此估計不足。

  然後,命令宣佈了。不是卡萊,而是諾曼底。

  同時在英國的機場,有2萬名傘兵準備在德軍戰場上降落。他們中有兩支是美國空降師,一支是第101師,由泰勒將軍指揮,另一支是第82師,由雷利將軍和加裏將軍指揮。還有一支英國空降師,由格爾將軍指揮。艾森豪威爾親自為這些士兵壯行。他開玩笑説他可以裁掉這些人中的80%,因為他們都沒有經歷過戰爭。而且在幾個小時內,他們就玩起了扮印地安人和牛仔的遊戲。他們把這場戰鬥看作是一場遊戲。

  這些傘兵們要經歷的戰鬥更加艱難。在以前他們幾千個小時的飛行訓練中,他們常常被教導只需要看著前面的飛機,不用擔心任何事。在康坦丁半島上空,風猛烈地刮著。飛行員此時把機艙打開,“跳,跳,跳。”所有的人都跳了下去,分散在24英里的地面上。

  每個人都掉了下來,有的落在樹上,有的落在地面上,有的落在沼澤裏淹死了。到了早上,第82空降師的一支部隊已經成功地攻佔了目標。

  三分之一的傘兵正好落在了德軍的營地上。

  他們要佔領的是位於達卡朗坦至聖梅爾的公路。分別來自美國和英國的兩支空降分隊的成功降落確保了這一任務的完成。

  從黎明時分起,飛機和戰艦就開始向海灘猛攻了。

  登陸活動要在五個不同代號的灘頭上同時進行。劍海灘,位於奧恩河與卡昂運河入海口的兩側,由英國人負責;朱諾海灘,在塞爾河河口兩側,由加拿大人負責;金海灘位於貝辛港以東,從拉裏維埃到阿羅門奇共長5.2公里,也是由英國人負責;另外兩支是奧馬哈海灘和猶他海灘,都是由美國人負責。奧馬哈海灘位於科湯坦半島南端維爾河口到貝辛港之間長6.4公里的海灘,而猶他海灘位於科湯坦半島東岸從奎內維爾以南到卡朗坦河口以北的一段長14.5公里的海灘。盟軍總共出動9個師,約20萬人。而與他們相對的是9個德國的師,兵力也與他們相當。盟軍在地面上並沒有人數上的優勢。

  不管怎樣,在猶他海灘一切進展順利。在此登陸的美軍第7軍第4師的師長是57歲的泰迪羅斯福,總統先生的堂兄。空軍已經炸平了這個港口,德軍被猛烈的轟炸嚇呆了,所以沒有怎麼激戰就投降了。美軍很快地深入到了內地,到達聖梅爾。

  被驚呆的諾曼人很難相信他們的眼睛,孩子們張大了嘴巴看著這些從天而降的士兵們。然而,德國人現在在哪呢?他們在這裡,馮坦中校率領意大利第6團的士兵埋伏起來。他們被專門訓練阻擊空降兵,現在就在路上等著去往達卡朗坦的美軍。

  德國士兵都經受過很好的訓練,他們很自信能戰勝這些沒有作戰經驗的盟軍士兵。他們認為這些盟軍士兵衝上岸來,是在進行一場似于瘋狂的賭博。然而沒有多少人意識到他們即將面對的會是什麼。負責指揮達卡朗坦一帶的反空降師——馮坦中校此時看到了一幅可怕的場景,一群勇敢的盟軍士兵已經攻上了岸。他們向德軍埋伏的樹叢裏開炮,等待盟軍第一批大規模的進攻,並且他們也藏在了樹叢裏。德軍向這些美軍進行攻擊,第一個被俘的美軍承認:是的,這是登陸。德軍開始思考面對他們的究竟會是什麼。

  在奧馬哈海灘,情況非常糟糕。

  盟軍的空軍沒有打擊到目標,德國的防守非常嚴密。

  第一批登陸的隊伍傷亡慘重,而其他人還在繼續前進,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潮水漲起來了。幾千名士兵落在冰冷的海水裏。敵人密集的子彈迫使他們不得不跳入海中以求不被射中。但是在科塔將軍和泰勒上校等人的帶領下,美軍英勇作戰,最終取得了奧馬哈海灘登陸的成功,但是卻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有2000多人死亡,受傷或者失蹤。

  在登陸後,225名士兵跟從魯達中校用繩梯進攻德軍的一個山頭。

  當他們攻佔下山頭後,魯達中校已經損失了一半的人。他發現敵人已經消失了,原來他們有的人竟藏在地下了。

  從英國沿海,每天每夜都有飛機把6000名傘兵投在奧恩河畔上,而他們能否安全著陸更多的是靠運氣。

  這些英國傘兵們的任務就是保證盟軍在奧恩河作戰的安全。

  而在英國負責的劍海灘和金海灘方面,英國一位將領在戰前説,“過一會兒,我就要非常忙碌了。我一定要戰勝他們,而不能讓他們戰勝我。”參謀長道森中校指揮兩支軍隊的協同登陸。

  由於傷亡嚴重,盟軍將領決定把傷員留在卡西諾一帶。然後,大部隊繼續向前進發。在盟軍的指揮官中,有一位英國最年輕的將軍,但他已經是一位久經沙場的軍人了。他就是年僅30歲的蘇格蘭人洛勒將軍。他喜歡吹風笛,30年後他又回到了班茲橋上演奏風笛,而30年前的1944年他曾在這裡奮戰過。

  在下午四點鐘時,隆美爾唯一的裝甲兵部隊第22師發動了反擊。

  德軍被盟軍的一些裝備所吸引,比如他們很快就用上了盟軍登陸時被繳獲的吉普。到這天結束的時候,德軍的坦克來到了海灘,這也是唯一來支援的德軍。隆美爾是正確的,戰鬥就是在這裡進行的。但是現在太晚了,他們應該早點來。

  隆美爾于6月6號從德國返回,他視察了前線,並親自審問了盟軍被俘的傘兵。他還會見了德國西部戰線的高級軍官們。隆美爾非常生氣,他想派出裝甲兵部隊,並把戰線縮短,以便能很快地反擊。但是希特勒就是不想動用他的精銳部隊。然而更糟糕的是,希特勒現在對所有的人都不信任,他説,“如果這次登陸是陷井怎麼辦?”

  但是所有的德軍將領現在都寄希望於一種新型的秘密武器:V-1導彈。這種小型的地對地導彈射程遠,速度快,殺傷力強。在15天內,有2000多枚V-1導彈發射到倫敦,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但是英國之前已經飽受了類似的攻擊,所以德軍也難以因此而改變戰爭的進程。

  最終,希特勒相信這次進攻是真的。於是,他把歐洲所有的兵力,從蘇聯,德國和法國都運到諾曼底。

  “你們一定能成功,你們一定能成功。”BBC不停地廣播著。法國的反抗力量加入了這場戰鬥。

  在法國境內,有3萬多名遊擊隊員,他們只裝備有簡單的槍支和炸藥。他們的任務就是騷擾向西部戰場進發的德軍,減慢他們的速度。這次行動的被稱為“烏龜行動”。艾森豪威爾稱他們的行動拯救了5個師的盟軍。

  德軍的報復是迅速而又殘忍的,他們在殘酷的進行著鎮壓,並濫殺、折磨其他無辜的法國人。

  然而這些法國遊擊隊的行動起到了作用,德軍到達圖魯茲晚了四天。氣急敗壞的德軍把城裏所有的人都關進了教堂。而在圖爾市,他們把人質絞死在陽臺上。他們離的戰場越近,他們的腳步就越慢。

  戈培爾的宣傳機構拼命鼓舞士氣,並謊稱:艾森豪威爾的進攻沒有使我們吃驚。但是這些宣傳在美軍的戰鬥機和轟炸機向這些德軍戰士進行轟炸時可幫不上什麼忙。

  德軍的戰鬥機卻不見蹤影,盟軍空軍可以隨意打擊他們的目標。德軍的空軍已經被盟軍趕回到德國境內。這支曾經令人生畏的空軍現在因為能源和飛行員的缺乏而早已今非昔比了。

  28:59(解)到了6月6日晚上,盟軍還沒有完成他們所有的目標。西部的猶他海灘已經與塔拉海灘連接起來;維多海灘和奧馬哈海灘被德軍緊緊包圍著;英軍自身也被德國的反擊部隊分割開了;首要目標仍在德國人手中。美國人到了康坦丁半島上卻發現這裡已經被德軍夷為平地了。對於諾曼人來説,解放是有兩面性的:戰爭和法國人。在與美軍接觸的日子裏,他們學會了幾個英語單詞:吉普、OK。

  在經過馬隆和蒙迪果的艱苦戰役後,美軍到了瑟堡。德國人在此重兵防守。希特勒電報告訴他們:即使情況再糟糕,瑟堡也要誓死防守到最後一人。全德國都在看著你們。

  整個一星期,這個城鎮的每間屋子都被搜了個遍。

  瑟堡市區被攻下了,但是德軍的馮 施利本將軍和亨尼克准將卻在郊區建起了堅固的堡壘。

  “德國士兵投降吧,這是你們最後的機會。”盟軍的心理專家們用大喇叭在炮火聲中大喊著。德軍已經毫無戰鬥力。到了6月30號,施利本將軍帶領殘余的800名德軍向盟軍的柯林斯將軍投降。

  希特勒拒絕接受這個失敗,並公開稱施利本為懦夫。

  瑟堡被攻下了,但是它已經一無所有了。在19天內,美國的專家們以破記錄的時間使這個港口城市恢復了秩序。

  在兩周的時間裏,盟軍已經建造了兩座人工港口。而英國秘密建造大型工程,準備在盟軍諾曼底登陸後橫渡海峽的計劃也明了起來。幾十隻船被用來搬運混凝土等建築材料,這些巨大的沉箱200英尺,重六千噸。

  最終,一個由幾百個沉箱連接的11英里長的大橋建成了。這個大橋在英國的一端建在阿拉芒,並起名為“溫斯頓”以紀念丘吉爾首相,因為建造這樣一座建築正是他的想法。而另一端由美國人在法國聖多朗建造。在6月19號,起了一場大的風暴,是有史以來這個季節最大的一場風暴。

  美國這邊的橋梁被風暴擊毀了,英國的“溫斯頓”卻經受住了考驗。

  兩個月後,2百萬人和50萬輛機動車輛從這座大橋從英國的阿拉芒運到歐洲大陸,為盟軍進一步進攻德國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在登陸後的一週時間裏,美國人在意大利建造了45個臨時飛機場。從現在起,可以進行戰鬥機作戰了。

  在英國南部的一個廢棄的海灘上,這個奇怪的冰激淩小店實際上是一個秘密的抽油站。為了給同盟國歐洲遠征軍提供能源,丘吉爾想出了要建立一個石油管道的方法。他想把這個石油管道鋪在通往諾曼底的英吉利海峽的海底。

  這條石油管道將把石油直接提供給進軍德國的盟軍。

  四年了,丘吉爾一直在等待這個時刻;四年了,丘吉爾一直對別人説,“如果你問我我的目標是什麼,那就是一個詞:勝利。”現在他得到了勝利,他想要親自和英軍一起登陸歐洲。當英國國王聽説這一消息後,他下令,“很好,如果首相要親自去那裏,我也要去。”他是盟軍中唯一一位在70歲高齡還奔赴戰場的人。約克六世國王對蒙哥馬利的成功表示祝賀。

  而對於艾森豪威爾來將軍説,他現在擔心的是一個外交問題,那就是:自由法國。羅斯福拒絕承認戴高樂將軍的法國臨時政府,他想在法國建立一個美國軍事政權直到戰爭結束。丘吉爾處於一個兩難的境地,因為他一直支持自由法國,認為這對實現同盟陣線很重要。他現在既要面對美國對他觀點的敵意,又要團結法國共同作戰。他不能容忍美國人當著他的面控制被佔領區的法國。

  在劍海灘的陣營內出現了政治危機。如果戴高樂不與美國合作,美國也不承認他的領導權威,那盟軍將會陷入極大的困境。最後,戴高樂同意參與作戰。艾森豪威爾在登陸前夜與戴高樂進行了一個長時間的會議,雙方達成了諒解。當戴高樂於6月14日在加瑟海灘成功登陸時,這個行動本身就很具有成功的意義,不論是在政治上,還是在軍事上。對他而言,真正合法的法國政府是永遠不會接受失敗的。

  蒙哥馬利在圍攻卡昂三周後,決定在6月26日進行大規模的進攻。但是由於天空一直多雲,盟軍的飛機無法升空輔助他們謝爾曼號坦克作戰。五個德軍裝甲兵師在等待著盟軍,他們裝備有48噸重的老虎號坦克,及著名的88毫米口徑的大炮。

  老虎號坦克非常厲害,一個坦克小組成員在1小時內就幹掉了16輛謝爾曼坦克。進攻不得不暫時停止。

  這些為希特勒效力的德國軍人現在仍然有得意的時候,但是很快天氣就晴了,盟軍的飛機出現在他們的上空。德軍用火炮對盟軍的飛機進行猛攻,而盟軍空軍也對他們進行了猛烈的轟炸。

  蒙哥馬利想把德軍消滅乾淨,從而徹底結束這裡的戰爭。在7月7日,他派出467架重型轟炸機對卡昂的德軍進行轟炸。

  在7月8號,地面部隊進入了卡昂。加拿大的坦克開進卡昂市內。

  經過10天的巷戰後,英國軍隊佔領了卡昂。

  蒙哥馬利現在讓盟軍乘勝追擊,一路向巴黎進發。並在7月18號對奧恩北部的康坦爾駐守的德軍進行猛烈的轟炸。

  在7月18號早上5點半,英軍繼續由卡昂向東南推進。而德國的老虎號坦克沒有被盟軍的轟炸所摧毀,也參與了這次戰役。德軍採取縱深梯次防禦,大量使用88毫米高射炮平射坦克,並在有利地形不斷組織反衝擊,使英軍傷亡很大,坦克損失達150多輛,英軍的進攻被迫停止了。

  在西部,佈雷德利將軍的聖洛戰場也不得不暫時停止。在這樣一個到處是德軍的狙擊手空降兵伏擊的地方要想前進是很困難的。

  只有這種小型的飛機能幫盟軍打擊敵人,但是它們也經常被擊落。

  即使是坦克,也進展非常緩慢,12個師用了17天才行進了6英里。但是這時美軍遇到一個新的麻煩:坦克經常會被一些東西纏住。幸好他們在登陸作戰時準備了一些馬刺,這時把馬刺綁在坦克前面,坦克就可以順利前進了。

  7月18號,美軍攻進了聖洛。第一輛進城的坦克裏面裝著剛剛在戰鬥中陣亡的美國少校哈裏的屍體,屍體用美國的星條旗裹著。因為哈裏少校曾發誓要第一個進入聖洛,他的手下尊重了他的願望。

  盟軍的坦克全部突破進來,他們解放了一座又一座法國城市。

  與此同時,希特勒驕傲地舉起他纏著綁帶的手微笑著。為什麼要纏著綁帶呢?這是因為他在7月20號奇跡般地躲過一場刺殺。

  在格拉森堡的司令部的會議室裏,這場謀殺的主謀之一中校馮史坦森堡埋下了重型炸彈。但希特勒那天正好不舒服提前走了,所以僥倖逃過一劫。希特勒忠實的手下為他祝賀。“上帝與我同在。”希特勒在廣播裏對德國人民説。

  在7月17號,隆美爾被盟軍的飛機炸成重傷,由克魯格元帥接替。這時德軍的情形已經十分危及,他們沒有能力反抗巴頓將軍軍隊的進攻。同時,蒙哥馬利決定從卡昂進軍巴黎,盟軍現在決定結束戰鬥了。

  五個德國的坦克師連夜行軍準備突襲美軍,但是白天他們等到的卻是英國的10個戰鬥機中隊無情的轟炸。結果對於德國的最高司令部是毀滅性的。

  163輛德國坦克被摧毀。這是軍事史上第一次單憑飛機作戰就完全制止住了一場地面進攻。在諾曼底的海灘上,盟軍士兵繼續如洪水般涌入。

  在8月1日,法國第2裝甲兵師在猶他海灘登陸了。3年前,當時在非洲征戰的克萊爾將軍就曾發誓:“永不放下武器,直到法國國旗重新在巴黎上空飄揚。”1萬6千名士兵,410輛坦克,以及650門法國大炮加入了美國軍隊,浩浩蕩蕩地向法國南部進軍。盟軍將領都認為剩餘的德軍一定會向南撤退。而英國空軍則封鎖住北方上空。

  8月14號,在1000架轟炸機和720門大炮的掩護下,900輛坦克向巴黎進軍。

  在16號早晨,加拿大人攻佔了巴黎威廉征服大廳。蒙哥馬利給佈雷德利發電報説:我們在上關會師。8月19號,盟軍在這個小鎮裏勝利會合。

  德國的10個師被俘。

  在進攻巴黎的時候,盟軍遇到了德軍的頑強抵抗。蒙哥馬利對他們説,“你們就如同瓶口的塞子一樣,要頂住。”盟軍把德軍的部隊封在了城裏,這是第二個斯大林格勒。

  兩天后,德軍的兩個師在巴黎被殲滅了。在兩天的時間裏,希特勒失去了他最精銳的部隊:空降傘兵部隊和SS坦克師。他是在猶豫了很久之後才把他們投入到戰鬥中去的。

  20萬德軍傷亡或被俘,諾曼底戰役持續了2個月15天。它也是德國向西征服的終結。

責編:楊潔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