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際新聞 > 正文

分析:為什麼安理會一致通過伊拉克問題新決議

央視國際 (2002年11月11日 02:16)


伊拉克總統薩達姆的總統官邸,是美國關注的場所

聯合國安理會對伊拉克問題新決議進行表決

  央視國際消息(午夜新聞):新聞背景:

  聯合國安理會本月8號一致通過關於伊拉克問題的最新決議。至此,國際社會圍繞伊拉

  克問題歷時近2個月的一場紛爭化上句號。

  決議要求伊拉克政府在7天內明確表示接受決議,並在30天內完成並提交伊拉克發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相關報告。核查人員應在決議通過45天內恢復對伊武器核查,並在核查恢復後的60天內向安理會提交有關情況報告。

  自今年9月美國開始謀求在安理會通過“更強硬”的對伊決議以來,迫於國際壓力,美國前後就決議提案進行了兩次修改。

  第一份對伊決議提案曾明確提出,“聯合國成員國可在薩達姆以某種方式不遵守決議時採取一切必要手段,其中包括動用武力”。

  10月21號,美國提交第二份對伊決議提案,刪除了“動用武力”的明確表述,改為“伊拉克違背安理會決議將面臨嚴重後果”。

  但法國、俄羅斯等安理會成員國認為這種模糊的措辭依然在為美國直接對伊動武埋伏筆。

  11月8號,在安理會最終通過的第三版對伊決議中,美國作出一系列重大讓步。在核查人員組成問題上,美國放棄了有關“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均可在核查小組擁有獨立代表權”的要求,同意由聯合國對伊武器核查委員會和國際原子能機構自主選擇“專家”組成核查小組。

  在爭議最大的決議執行部分,也就是一旦伊拉克“實質性違反”其銷毀武器的承諾時,新決議表示將“給予伊拉克最終履行承諾最後一次機會”,從而給美國繞過聯合國,直接對伊動武設置了一道“防火墻”。

  在如何判定伊拉克是否“實質性違反”銷毀武器承諾的問題上,新決議將主要核查負責人就伊拉克不合作情況提交的報告,以及安理會就報告作出的評估同時定為判定依據的必要條件,從而為美國單方面對伊動武設置了另一道“防火墻”。

  安理會第1441號決議,抬高了美國對伊拉克戰爭的門檻,但並沒有關閉戰爭的大門。美伊矛盾最終是否會以軍事對抗的形式進行最後攤牌,仍是個問號。

  演播室:

  康輝:午夜國際觀察,透視變化中的世界,大家好。這個星期我們和國際問題專家北京大學的朱鋒教授一起來探討的話題是,本週末聯合國安理會剛剛通過的對伊拉克問題的新決議。朱教授,我們看到這個新決議在聯合國安理會是全票一致通過的,這個新決議究竟新在什麼地方,能夠使一直分歧非常嚴重的聯合國安理會各個成員都能接受?

  朱鋒:我覺得新在兩個方面。首先第一個方面是美國對伊拉克軍事動武問題上一種強硬立場開始有所鬆動。美國原來也試圖把伊拉克在武器核查中出現的一些違背聯合國決議的情況,與美國有可能直接繞過安理會採取軍事行動挂起鉤來,但是現在通過的協議在這一點上非常模糊,從而削弱了美國動武的機會。

  康輝:那麼這個決議在多大程度上融合了其它一些安理會成員國在這個問題上的立場呢?

  朱鋒:這一點也是這次新決議案和前兩個版本的決議案很大不同的一個地方,這個新決議案比較平衡地反映了國際社會各方面的觀點。法國和俄羅斯之所以在一開始反對通過美國的這個決議案,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們認為這個新決議案有很多隱含的條款可以讓美國獲得自動動武的機會。應該説爭議最大的問題是,如果説伊拉克出現了違背決議的情況,不和聯合國合作或者進行干預,這個時候到底由誰來判定。

  康輝:在由誰來判定伊拉克是否事實上違反了聯合國安理會的決議這個方面,新的決議是否和以前有很大的改變?

  朱鋒:對。在原來的決議中,美國希望這種判定的權威性,不應當僅僅歸屬聯合國武器核查人員,美國認為它也可以去判定。但是新的決議文本明確提出,聯合國派出兩個機構到伊拉克進行武器核查,一個是聯合國伊拉克問題的特別委員會,就是對伊拉克進行武器核查、監督,最後確證的特別委員會。另外一個是國際原子能機構。而且規定武器核查人員的組成完全由這兩個機構決定。否定了原來美國提出的,它也要加入武器核查小組的要求。而且協議還規定,如果伊拉克出現違背決議有關武器核查要求的時候,也是由這兩個機構來向安理會彙報。新決議明確了這幾個方面的措施條款,我個人認為,實際上在相當程度上杜絕了或者至少是預防了美國有可能利用決議案中某些條款的彈性空間,以便進一步提高對伊拉克動武這種實際的可能性。

  康輝:我們看到這種決議出來之後,美國的巴爾帝國報在一篇報紙上,這個協議給了聯合國武器核查一幅牙齒?

  朱鋒:根據這個新決議,聯合國武器核查擁有很大的權限,享有外交豁免權,可以在伊拉克任何地點、任何方式進行武器核查。

  康輝:您剛才提到,在這個決議當中,有些措辭溫和了,但是當中還是出現了類似“嚴重後果”這樣的字眼。那麼,這個決議中是不是隱含了會授權美國對伊拉克進行軍事打擊這樣的意圖?

  朱鋒:這樣做的目的也是在平衡有關方面的立場,但至少很模糊,決議並沒有對什麼是嚴重後果做出明確的定義。有關嚴重後果的説法是在決議中的第13款。但是第12款明確要求,應該由聯合國安理會來進行審查並做出行動,來考慮是否通過新的決議。所以,如果把這第12款和第13款聯合起來看,即使有一種威脅的意味,也是在強調,如果伊拉克不合作,它有可能遭至若干種嚴重後果,包括美國直接的軍事打擊,聯合國做出新的武器決議,強制性地執行核查,有可能恢復到1990年組織多國部隊來應對伊拉克這種不合作的態度等等。但是它並沒有給出一個既成的答案,只是創造了一個模糊的空間。這是在給伊拉克以足夠的壓力,同時又在給有關各方的立場提供一個模糊的,大家可以在現行階段都可以接受的一種基本措詞。

  康輝:近期來看,美國似乎在一個個地排除倒薩道路上的障礙,中期選舉共和黨大獲全勝,表明美國選民對布什總統目前外交上的政策表示贊成。有人認為中期選舉等於是美國的選民幾乎授權布什對伊拉克採取軍事行動。另外在這個決議出臺之後,有一家報紙也説現在是美國開始採取行動的時候了。我們還是要問在倒薩問題上經常問的一個問題,那就是近期美國是不是會對伊拉克採取行動?

  朱鋒:這個決議案通過以後,把美國倒薩動武的時間至少是拖後了。根據現在的決議,美國在7天以內做出答覆,在30天以內提供所有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清單,45天之後聯合國進行武器核查。至少在一個半月的時間,聯合國武器核查人員才會回到伊拉克,他們也需要一定的時間,一般估計至少是1個月到3個月進行有關的核查工作。根據現在這項決議,美國對薩達姆採取直接軍事打擊的可能性,至少也應該是在兩個月以後。也就是説這份決議通過以後,美國對薩動武的可能性就被大大降低了。

  康輝:這個決議通過之後,我們也注意到了美國和伊拉克這兩方面都有不同的反映,我們先來關注一下他們不同的反映,接下來來繼續我們的話題。

  中央電視臺駐美國記者王宇航:

  聯合國安理會15個成員國于美國東部時間8號上午一致表決通過美國提交的伊拉克決議案草案後,美國總統布什立刻在白宮發表講話,歡迎安理會的這一決定。他警告薩達姆説,如果伊拉克不立即和無條件的履行安理會的這一新決議,徹底銷毀其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就將面臨最嚴重的後果。

  布什説,伊拉克現在唯一能夠做的事情,就是決定如何與聯合國安理會進行合作。同時,布什敦促一些持觀望態度的盟國堅定地與美國站在一起。他説,如果要避免戰爭,各國就必須向薩達姆施加壓力,迫使其接受安理會決議。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內格羅蓬特説,新通過的決議中,沒有隱含授權動武的內容,美國也不會尋求自動獲得對伊拉克實施軍事打擊的授權。但新決議仍然清楚地表達了這樣一個信息,即伊拉克必須全面銷毀和放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伊拉克無論如何都不能繼續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內格羅蓬特還表示,他希望向國際社會,特別是阿拉伯世界發出一個信息,美國尋求的是全面銷毀伊拉克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而不是對阿拉伯世界的一場戰爭。

  美國各大媒體也在第一時間報道了安理會通過的這一決議。他們認為,安理會的這個決議表明國際社會也意識到伊拉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危險,是伊拉克自動銷毀其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最後一次機會。美國媒體還報道説,美國為了使這一決議案在安理會獲得通過,從6號開始了大規模的遊説活動。布什連續與各國領導人通電話,爭取他們的支持,至少是説服他們不投反對票。美國國務卿鮑威爾甚至為此取消了他的亞洲之行。

  康輝:在這個決議當中我們注意到規定了一個非常嚴格的時間表,對伊拉克各方面要求的條件也是很苛刻的。所以這個決議對伊拉克來説,是不是仍然是一個不可能接受的決議?

  朱鋒:我個人認為,現在伊拉克確實面臨著兩難。因為有兩個原因,一個原因我們認為就像安南秘書長在決議通過之後所表示的,這項決議明確規定了伊拉克必須和聯合國合作,銷毀它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具體義務。這些義務,不但是現在聯合國才提出的,實際上是從1990年海灣戰爭前夕至今,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的歷次伊拉克問題決議中都再三強調的。第二個伊拉克不能回避的問題是,聯合國的這項決議已經溫和了許多,而且用法國人的話,確實是給伊拉克一個和平的機會。但是薩達姆現在也面臨著一個很大的困難,如果它無條件地按現有聯合國決議所規定的各種辦法來接受武器核查,我相信對他個人的政治聲譽,他的執政能力,和伊拉克整個軍事行動的防護力量等等,都是一個沉重的打擊。而且這種沉重打擊,薩達姆是否能夠承受,或者是否願意做出。對他來説確實是一個兩難的選擇。

  康輝:但是這個決議當中對伊拉克給他列了一個非常明確的時間表,而且美國新聞時代週刊説,這也是美國軍事行動一個倒計時的開始,現在留給薩達姆的時間確實不是太多了?

  朱鋒:國際社會關於倒薩問題的爭論已經明朗化了。原來國際社會和美國在倒薩問題上一直存在許多爭論,如伊拉克是否究竟擁有大規模的殺傷性武器,擁有的大規模的殺傷性武器究竟值不值得美國大動干戈,現在通過了新決議以後這些問題都已經解決了,聯合國已經決定在伊拉克這個問題上採取行動,而且必須要有結果,就是全面解除伊拉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武裝,而且通過嚴厲的一系列的核查的設施。另外這個決議的通過,也確實是把薩達姆逼到了一個角落,他已經沒得選擇。如果現在薩達姆採取行動來阻礙,或者像1998年那樣公然不合作,實際上他將會給美國的軍事倒薩提供新的證據和新的理由。而且這次的決議措施,我們剛才也分析到了,仍然存在著直接軍事打擊的可能性,只不過現在的決議中沒有把它放大或者是明朗化而已。

  康輝:這個決議的通過對聯合國來説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機會,突顯了聯合國武器核查的作用。您認為,以後在解決伊拉克這個問題當中,聯合國應該如何利用這次決議提供的機會來發揮作用?

  朱鋒:有關圍繞著伊拉克問題的故事可能還剛剛開始。比如説薩達姆未來的命運,伊拉克的在解除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之後,它到底會出現什麼樣的變化。特別是美國的軍事倒薩是否還會繼續進行等等。圍繞著這一系列問題,我相信聯合國當然會繼續成為凝聚國際社會主流意見,同時在安理會這樣一個重要的國際行動機構中,來進一步地平衡美國的立場,反映國際社會多數主流看法的一個重要窗口。

  康輝:也就是説聯合國行動的空間還是非常大的?

  朱鋒:那當然。

責編:小心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

  • 伊外長稱安理會新決議挫敗了美對伊動武的企圖 (2002/11/10/ 19:02)
  • 法外長:安理會一致通過新決議 薩達姆只能照辦 (2002/11/10/ 14:24)
  • 俄羅斯:安理會通過對伊拉克決議避免了戰爭(2002/11/10/ 08:36)
  • 草案曾四易其稿 解析安理會1441號決議(2002/11/09/ 23:02)
  • 伊外長:安理會挫敗了美對伊動武的企圖(圖)(2002/11/09/ 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