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科教新聞 > 正文

北大精神衛生研究所專家:非典時期的心理難關

央視國際 (2003年04月23日 14:27)

  新華網消息:“非典”是一種身體疾病,但在今天這個非常時刻,從某種角度講它成為了某些人的一種心理疾病。隨著國家衛生部門公佈的非典病人人數的增加,一些出現疫情的大城市裏一時人心惶惶,聞“非典”色變。主要表現為:一聽到別人得了“非典”,就慌了神,不去認真了解“非典”是一種什麼疾病,不知道怎樣預防才是正確有效的,而只是憑著自己的理解,就開始瞎預防。比如,在馬路上行走、騎車時都戴著口罩,不敢跟人説話,見人就躲開,道聽途説地找一些藥方來服用,當聽説沒有特效藥可以治療和預防的時候,就想到了偏方、秘方。在做完這些之後,仍然感到不放心,戰戰兢兢地去求神拜佛,以尋求心理上的安慰。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這樣的恐慌是公眾缺乏安全感所致。安全感是對可能出現的對身體或心理的危險或風險的預感,以及個體在應對處置時的有力/無力感,主要表現為確定感和可控制感。按照馬斯洛的五個需求學説,安全感是人們最基本的社會需求。通常,人們總是試圖通過各種手段來緩解心中的不安全感,獲得安全感。在一個處於轉型期的社會裏,我們的社會制度並不完美,社會還沒有建立起完備的社會保障體制,人們沒有足夠的應付災難或疾病的信心。在這樣的傳染病突然襲來時,人的憂慮不僅包括了對疾病本身的恐懼還包含了對未來生活不確定性的憂慮:比如生病了怎麼辦?誰來支付醫藥費?會不會失去工作?會因此而被人歧視嗎?傳染給了家人怎麼辦?在這些因素的壓力下,人容易變得脆弱,會在心理上形成更大的擔憂,和更強烈的恐懼感。

  這種恐懼源於對“非典”的不了解,導致出現“過度擔心”、“過度控制”。

  公眾對於“非典”的恐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是一種傳染病,如同當初人們對愛滋病的恐慌一樣,一般人容易“聞傳染色變”。 “非典”確實是一種具有較強傳染性的呼吸系統疾病,它的準確名稱叫“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徵(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目前已經明確為“冠狀病毒” 病原體感染所致,暫時還沒有針對該病毒的治療藥物。據新華社4月21日的報道,全國共累積報告病例2001例,治愈出院1201例,死亡92例。“非典”也並沒有人們流傳的那樣恐怖,其病死率在4.2%左右,死亡者主要原因是發病急、發現不及時、醫治較晚、伴有軀體其它疾病等,而一般的病例在現有醫療條件下都能得到良好的救治。

  在面對危險的時候,出現一定程度的恐懼感是正常而自然的心理反應。但現在一些人出現了過度恐慌:他們在心理上過度誇大“非典”的實際危險性,認為“非典”時刻威脅著自己的生命,整日惶恐不安,忙於用各種不確切手段預防“非典”。就象那些每天都擔心自己身體上得了某種疾病的人一樣,這種心病或許真會導致某種疾病的發生。過分擔心染上“非典”,每天憂心忡忡,心理負擔加重,精神焦躁不安,會影響身體的健康,降低身體的抵抗力,反而不利於預防“非典”。

  出現恐慌心理,究其根本,是對“非典”沒有一個科學的認識,這會導致心理上出現不安全感,繼而不信任自己,而寧願相信他人。這就使得我們不去主動獲得正確的預防知識,不採用有效的預防手段,而是亂抓亂撓,跟風從眾,以訛傳訛,看別人做自己也學著怎麼做,且不細想這麼做是否真正有效。“有病亂投醫,無病也亂吃藥”。這樣的心理反應,即不能有效地預防“非典”,還浪費了國家的醫藥資源,也給自己的身體帶來傷害,更減少了自己的生活樂趣,也給自己增加了許多不必要的心理負擔和煩惱。

  因此,我們建議,在當前全社會都在積極防治“非典”時候,我們要相信科學、相信自己,只要我們正確地認識“非典”,以良好的心態、科學的態度對待“非典”,以正確有效的方式預防“非典”,就能順利平安地、心身健康地度過這段“非典”時期。(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精神衛生中心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叢中教授)

  防治非典型肺炎專題

責編:柳博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

  • 醫學專家提出辦公室預防“非典”注意事項 (2003/04/23/ 12:56)
  • 專家解答:非典疑似病人何以不能立即確診(2003/04/23/ 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