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5000億元房地産不良貸款 樓市調控已不宜緩行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2月12日 13:38 來源:

  中國經濟網消息:因為沒有確鑿的證據,房地産貸款風險被一些人認為是“市虎之論”。但最近有研究表明,因房地産貸款而産生的銀行風險已經顯性化。

  據《證券市場週刊》報道,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的高級經理、地産和銀行不良貸款兩方面的專家潘泰博研究表明,隱藏在我國銀行第二類貸款(關注類)中的地産類不良貸款已經達到了5250億元人民幣,這還不包括以流動資本貸款的形式流向國有企業和合資企業的隱性部分。人大金融研究所副所長趙錫軍認為潘泰博的觀點並非危言聳聽。看來,央行《2004年房地産金融報告》所提示的房貸金融風險正在變成現實。

  如果目前80%的第二類貸款都轉變成了不良貸款(一般的地産貸款從記入“關注類”到成為不良資産,通常需要兩年的時間),那麼正值上市關鍵時刻的三大國有銀行的風險準備金覆蓋率將會從現在的45.5%、68%和61.6%分別下降到8.7%,16.6%和14%,如果新的盈利增長點不儘快出現,這一風險有轉變為危機的可能。

  在房地産不良貸款急劇上升的情況下,是否要繼續對房貸進行宏觀調控就成為一個問題。在這方面,各種意見衝突尖銳:一方面,央行等部門強調房地産市場的風險,並屢出重規加以防範;另一方面,國內房地産商及一些部門的政府官員主張對房貸寬鬆,如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陳淮強調“別誇大房地産貸款風險”;銀監會政策法規部研究局副局長楊再平就“房地産貸款是否將會放鬆”,也給出了肯定回答。事實上,一些銀行已為房地産貸款開閘。原因很簡單,沒有其他增長點,在表面上房貸仍是一些銀行的賬面財富的主要來源。

  為了短期的收益,而放棄對房地産業的宏觀調控政策,只不過是將風險往後挪,使風險附加上時間成本,還會使我們喪失扭轉房地産經營模式的機會。所謂剜肉補瘡,到時噬臍無及。

  眾所週知,就要素資源的配置和稅費的徵收而論,我國的房地産市場是一個政策市,而在定價與消費方面,又實行徹底的市場化。因此,才有房地産商既“悲憤”于所承擔的各種無形費用,認為遭受不公平的剝奪,同時又強調房地産的市場化一面,反對政府對貸款與消費市場進行干預。

  但正如論者一再強調的,市場化有好壞之分、有實質與形式之分,如果是在不公平競爭的前提下獲取暴利的市場化,並將風險轉嫁給銀行,這樣的市場化不要也罷。而真正的市場化則需要從要素到消費市場的透明與開放,以公平的規則與透明的信息以及各個市場主體公平的風險承擔機制,實現有效率的市場。

  摩根大通投資銀行中國部董事總經理方方對宏觀調控持肯定態度,“華爾街投資基金不怕有風險,他們需要知道的是這個風險是否值得承擔,在宏觀調控之後,市場上的波動比較少,中國房地産在穩健地發展,風險小了很多。”可見,起碼在某些專業人士眼中,宏觀調控是使市場規範、明確市場主體預期的一種做法,不僅包括收緊銀根,更包括對扭曲的行業結構與模式的調整。

  日本金融泡沫的助推器就是銀行累積的鉅額房貸風險,最終不得不對銀行的治理與經營進行根本性的調整。美國為對衝目前的房地産泡沫,採用上市房貸期貨品種。這些都是宏觀調控的組成部分。

  我國對房地産業的調控,與金融市場的深化改革相匹配,決不可半途而廢。第一步,就是要轉變從業者轉嫁風險的習慣性做法,將過高的投資預期降到正常的水平。(葉檀)

責編:柳博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